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 > 2003年第1期
编号:11852724
胰岛素:当用则用事不宜迟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月1日 《祝您健康》 2003年第1期
     在糖尿病病人及其家属中间,长期以来一直流传着“胰岛素成瘾”之说。当某位病人需要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时,经常会得到来自各方面的“忠告”一一“千万别用胰岛素治,一用上就撤不下来。”作为医生,深感劝说病人接受胰岛素治疗难度之大。如果病人第一次拒绝,医生可以苦口婆心地进行劝说。但在多次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医生也只有无可奈何地“尊重”病人的“权利”。全国范围内的调查显示,有大量应该用胰岛素治疗而又坚决拒绝或逃避治疗的糖尿病病人,由于没有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血糖一直居高不下。最终或因视网膜病变恶化而失明;或因肾功能衰竭而发生尿毒症;或因高脂蛋白血症、高血压而患心肌梗死或脑卒中。其境遇之悲惨是可想而知的。

    为什么病人对胰岛素治疗如此反感、恐惧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人们对糖尿病知识的缺乏及目前胰岛素注射的不便。

    糖尿病发展到某些阶段,胰岛分泌胰岛素的功能严重受损,所能分泌的一点胰岛素完全不够机体的需要。具体表现为即使用大量口服降糖药也无法降低血糖。这种情况若持续时问过长,则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如失明、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在这种情况下选用胰岛素治疗,是最合理最有效的方案。治疗越早,病情越容易控制。治疗迟了去医院抢救,还是要用胰岛素挽救生命。可以说,这一阶段用不用胰岛素进行治疗,是不以病人或医生的意志为转移的。长期以来社会上流传的“用上胰岛素就撤不下”的说法,其实是有以讹传讹的成分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不用胰岛素就昏迷,用上后当然就撤不下来。但对于占糖尿病95%以上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来说,其中有相当多的病人在度过难关之后还是有机会改为口服降糖药治疗的:这是因为用了一段时间的胰岛素后,“疲劳过度”的B细胞可得到一定程度的休息,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可能有所提高。加之机体敏感性增加,改用口服降糖药后,会使血糖在较长时间内较为稳定。
, http://www.100md.com
    还有一些情况也是必须短期使用胰岛素的,比如肝功能不好、转氨酶增高或活动性肺结核。用胰岛素治疗不仅可避免某些降糖药物对肝脏的副作用,而且能促进蛋白质合成,改善机体营养状态,使肝功能较快恢复正常。这些疾病一旦痊愈,可再恢复口服降糖药治疗。至于一部分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到晚期必须用胰岛素,则另当别论。因这部分人不用胰岛素治疗就难以维持生命。救命当然是第一位,不容讨价还价。

    胰岛素治疗确实可能给病人的生活带来不便。每日三次餐前注射胰岛素者,对早、晚餐前注射比较容易接受。但午餐前的胰岛素注射对“上班族”较为不便,大庭广众之下注射胰岛素后才能进食,还会对病人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每操作一次都等于在“提醒”自己或“告诉”别人:我是病人。中效胰岛素的问世,使需用胰岛素治疗但病情又不甚严重者每日注射一次或两次胰岛素成为可能。合理地选择和使用胰岛素,可以明显缓和病人的“拒绝”情绪。

    拒绝胰岛素治疗的人群中,还有不少人是因为害怕疼痛。这些人可选用“无针注射器”来注射胰岛素。这种注射器没有“针尖”,胰岛素被强大压力喷射人皮下组织,无疼痛之虞,只是价钱稍贵一些。对于经济较宽裕者,以“金钱”换“无痛”或许也是值得的。尚无能力使用无针注射器者,可选用专门注射胰岛素的注射器。这类注射器针头短而细,很少产生疼痛。

    说胰岛素治疗只有利没有弊,也是不全面的。最大的“弊”恐怕要算血糖降低和体重增加。几乎所有进行降糖治疗的病人都要发生低血糖,关键是要设法使发生的次数少一些,发病程度轻一些。如有饥饿、出汗、心悸的感觉,可少量加餐,避免发生严重的低麻糖(如昏迷)。只要医生和病人双方很好配合,严重低血糖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体重增加是降糖治疗的通病,常常是由于病人害怕低血糖而过度加餐引起。只要注意适时减少胰岛素剂量及适度加餐,也是可以防止的。

    在这里诚恳地劝告那些病情较重、口服降糖药疗效很差及患有其他伴随疾病的糖尿病病人,应当消除思想顾虑,在医生的指导下适时接受合理的胰岛素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编辑 士心),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