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 > 2005年第7期
编号:11090979
孔明出师未捷身先死劳累思虑过度是其因
http://www.100md.com 2005年7月1日 《祝您健康》 2005年第7期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曾隐居隆中(今湖北省襄阳市西),人称“卧龙先生”。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辅佐建立蜀汉政权。

    建兴12年4月,诸葛亮率军从斜谷出祁山,占据了五丈原,与魏国将军司马懿相持于渭河以南。诸葛亮几次向魏军挑战,司马懿都坚守营寨不应战。诸葛亮派人送去妇女服饰用品,想借此激怒司马懿出战。但司马懿在会见诸葛亮派来的使节时,却只问诸葛亮的饮食起居,而不提军旅之事。使者回答说:“诸葛丞相起早睡晚,体罚二十以上的案件都要亲自过目;所吃的东西一日不过数升。”司马懿听了后说:“诸葛亮这样下去,能长久吗?他的身体要垮了。”果然,就在这年8月,诸葛亮病死于军中,享年不足54岁。

    杜甫《蜀相》诗云:“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正当事业如日中天,却折寿早逝,人们在惋惜之余,往往把死因归结于“劳累过度”所致。他由于“愿尽愚忠”,常事无巨细,均必躬亲,负担繁重,夜以继日,不知休息,还要“硬熬”、“硬挺”,于是积劳成疾,寐食失调,以致折寿。此即所谓“过劳死”。

    “劳累过度”伤身,无疑是诸葛亮早逝的原因之一,但往往被人们忽视的“思虑过度”伤神,则更应是其折寿早逝的主要原因。

    由于刘备的“三顾”激赏,使诸葛亮“感激”不已;其临崩托孤,更使诸葛亮“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常“庶竭驽钝”,为尽忠报效蜀汉二主,可说是“处心积虑”,竭尽神思了。

    《五杂俎》云:“思虑之害人,甚于酒色。富贵之家,多以酒色伤生;贤智之人,多以思虑损奉。思虑多则心火上炎,火上炎则肾水下涸,心肾不交,人理绝矣。”所以,据此推断,思虑过度,当是“贤智之人”诸葛亮损寿早逝的主因。

    正常的思虑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而思虑过度则会扰乱人的脏腑机能活动,使人的心神处于躁动不安的状态,给大脑皮层带来恶性刺激;而这种恶性刺激,又无时不在耗伤着心神,久而久之,就会使神经系统机能严重失调。诸葛亮之所以会病逝于军情紧急的前线,正是他思虑过度造成的后果。可见,他不但是“过劳死”,更可说是“过虑死”也。

    “过劳死”和“过虑死”也成了一种现代“文明病”。尤其是在事业上奋进、正出成果的中年知识分子,因“过劳”、“过虑”而损寿早逝者屡见不鲜。

    保健专家认为,“过劳死”与“过虑死”,一般与现代社会的信息量急剧增加、生活节奏加快、心理负担加重、生活方式复杂多变,以及竞争激烈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比较直接的原因,则同一些知识分子的事业心极强、操心劳累过度、忽视医疗保健、缺乏保健知识和条件有关。健康和精力不可以长期透支,保健不只是老人和病人的事,你不重视,它会找你“秋后算账”。如果人们平时注重保健,不忽视这些潜在的病态,则“过劳死”与“过虑死”是完全可以及时预防和避免的。否则,像诸葛亮早逝短寿的悲剧,在现代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里,也仍将继续不断的重演下去。

    (编辑 方 舟), 百拇医药(易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