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 > 2005年第11期
编号:11091360
世事“六然” 长寿必然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1月1日 《祝您健康》 2005年第11期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王夫之,在他晚年著述中,提出“六然”修身养性格言,蕴含了深刻的哲学道理,对于人们,尤其是老年人修身养性,不无裨益。

    这“六然”是: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老年人能记取这“六然”,可从中获取益处,能够平顺、安康、幸福的度过晚年。

    自处超然。“自处”就是对待自己,“超然”就是达观。这就是说,我们在对待自己,对待生命,对待生、老、病、死这些现象,要采取超然达观的态度。自处超然是人的精神修养的自然境界,有了这种思想境界,就能始终保持一颗自然、纯朴、正直的心,不为外界虚幻不实的事迷失自己的本性。这样的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利人益己,一生平安。

    处人蔼然。蔼然,就是和蔼。与人相处采取和善态度。人心慈善,从不害物、损人,满身慈祥之气,自然养其天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自古以来爱和敬都是双方的。你爱人,别人也爱你;你敬人,别人也敬你。处人蔼然,你就会永远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有利于健康长寿。
, http://www.100md.com
    无事澄然。澄然,也就是清澄、安宁的意思,老年人要善于享受闲逸的生活,从宁静中获得乐趣。

    祖国医学早就有“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论述。“恬淡”就是强调一个“静”字,也就是精神状态要力求宁静,要做到无事挂心,息心宁神。

    无事澄然,就是要做到心无妄念,精神宁静。这对老年人很重要,因为老年人大多数时间是无事的,而“无事”就容易“生非”。老年人要“知可为而为之”,应懂得自己能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自己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学点“难得糊涂”的人生哲学,在现实生活中,要善于理性处理一切事务。

    有事斩然。一旦有事发生,就要果断处理,不可优柔寡断,犹豫不决。因为矛盾的心态时间越久,给人带来的心理压力越大,对身心的损害就会越重。

    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过:“一切顽固、沉重的忧悒和焦虑,足以给各种疾病大开方便之门。”持久、强烈的矛盾心态,往往导致心理健康的崩溃。因此,要善于疏导宣泄,尽快求得心理平衡。常言说:“烦恼都因想不开,忧愁只为看不破。”孰知狂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不可为一时一事记在心头。顺境能活,逆境能安。人应该随着年岁渐老而理智渐增,理智是果断处理问题的底色。人老了仍好冲动而且纠缠不休,是一种不理智的表现,凡事要看淡些、看开些、看透些、看远些。这样,才能遇事从容、果断,心境就会很宁静、安祥。老年是苍松,乱云飞渡仍从容,表现出老年人一种成熟荚、智慧荚。
, 百拇医药
    得意淡然,失意泰然。老年人在漫长的人生中,经历过许多风风雨雨,早就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了。对老年人来说,无论得意之时,还是失意之际,都已是见惯不惊了。

    孔子说,老人“戒之在得”,告诫老人不可对身外之物有过分的追求和留恋。什么功名利禄,一切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步入晚年还为此忙忙碌碌,实在活得太累,真不值得。失意泰然。几十年走过弯弯曲曲的山涧,闯荡过无数艰难险阻,见识过种种风云变幻,还有什么失意能带来烦恼呢?

    曾有一副对联这样写道: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似天上云卷云舒。

    无论是意外之喜,还是突如其来的烦恼,都要保持长者的风度,都要以从容的态度泰然处之。, 百拇医药(黄根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