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精神内科 > 强迫症
编号:11091288
追求完美为何易患强迫症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2月1日 《祝您健康》 2005年第12期
     报载:天津市的教育专家曾在部分学校开展了一次题为“你觉得自己是不是好孩子”的调查。结果显示,竟有80%以上的孩子认为自己不是好孩子。专家们分析,孩子们这种对自我评价的偏差,是由于很多孩子因为太在乎他人的评价而形成了一种追求完美的心理趋向,这样的孩子往往只看到自己的缺点,而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容易形成人格的偏离,甚至诱发强迫性神经症,对孩子的心理发展非常不利。

    笔者在临床心理咨询实践中也注意到,患“强迫症”心理疾病的患者,几乎无一不是“完美主义”的追求者。那么,追求完美的人为什么容易患强迫性神经症呢?这与他从小形成的自我意识有关。

    在人的心理结构中,有一对成反向作用的自我意识:禁忌意识与权利意识。禁忌即禁止或忌讳做的事情。广义的禁忌包括风俗习惯、道德规范、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以及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禁忌,只是不同的社会所禁忌的内容不同而已。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不断接受禁忌的熏陶,用以规范自己的行为,即养成了“禁忌意识”。如果父母长辈对儿童限制过多,惩罚过多,要求苛刻,那么,儿童从小就会形成满脑子的禁忌意识,即表现为追求完美。每个社会都允许它的成员享有一定的权利。具体表现在人的需求与欲望上。权利意识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后天生活则使它不断强化而已。从心理卫生角度来说,我们必须明确的权利是:只要不违法和不妨碍别人,每个人都有追求愉快的权利。
, 百拇医药
    禁忌意识给人的行为导向是:看事情、想问题、考虑行动,总是从“我应该”或“我不应该”出发;而权利意识的行为导向则是从“我喜欢”、“我愿意”、“我要”出发。正常情况下,两种意识的强度保持着相对均衡,使人的心理行为得以保持平衡。如果失衡,必然会导致人的心理活动失去平衡。如果禁忌意识极度膨胀,权利意识则会相应地萎缩。这时,一方面个体会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对事情力求尽善尽美;但另一方面,由于权利意识是与生俱来的,这种原始的“情欲”需求是不受人的主观意志控制而会自发地产生的,因而,这种人在满脑子都是禁忌意识的同时,脑子里又会经常冒出与自己的禁忌意识相冲突的意念和欲求。如一个学习努力,想取得好成绩,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好孩子的小学生,亦会有羡慕同伴玩得快乐,想去玩的念头,但同时他又会认为自己不应该有这种念头;一个品学兼优的初中生,亦会对异性感兴趣,但同时又为自己有这种想法而自责,认为这是不正经、好色,不应该这样。因而,他们就想克制自己不去想这些,想控制自己的思维。但由于这些欲求是一般人都有的,人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却控制不了这些原始的欲求,所以,他们怎么做也克制不了自己,而且由于心理逆定律的原因,他们越是反感这些想法,注意力就越是集中到这上面,这些念头就出现得越多。想控制与控制不住的心理冲突,会使他们感到困惑、焦虑和苦恼,这实际上就是强迫性神经症的前期表现,如不及时干预,必然会发展成强迫性神经症。由此可见,强迫性神经症患者与常人的区别是,常人对原始的情欲需求并不在意,只把注意力放到自己的行为上;而强迫性神经症患者则因为追求完美而非常在乎这些欲求,认为不应该,而千方百计想去掉它。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不可能没有私心杂念,也不可能事事都完美无缺,做到十全十美。虽然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但切不可在抚育孩子时要求孩子做到完美无缺,向孩子灌输完美主义的认识理念。特别是当孩子做错了什么事时,不要轻易地说他是坏孩子,而只能说他的这种行为是不好的或坏的,但行为是可以改正的,改正了就是好孩子。否则,你培养的将不是有出息的“圣人”,而很可能是在痛苦中度生的神经症患者。

    (编辑 汤知慧), 百拇医药(杨司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