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包括疾病和治疗两个方面。狭义上的冬病,是指冬季容易反复发作的一些慢性疾病,比如呼吸系统的哮喘、老慢支等。广义上的冬病,是指人体遭受到寒凉以后容易出现的病症,主要是虚症。冬季,人体自身虚寒,抵抗力比较低下;而寒胁比较盛,外胁容易侵犯人体,从而影响人体阴阳平衡,导致一些疾病的发作。在冬病缓解的夏季,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法调整人体功能,从而预防、减少,甚至根治这些容易在冬季发作的疾病,这种疗法叫作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方法很多,包括一些常用的外治方法,也包括口服中药,主要是服用补阳的中药来鼓舞人体的正气。夏季大自然中阳气比较旺盛,人体的阳气形于体表,这个季节采用中医的方法给予适当的调理,人体的阳气很容易被激发,从而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容易在冬季发病的寒症大大减少,或缓解部分症状,这就是冬病夏治的目的。
中医认为人与大自然是相统一的,即天人合一、天人相应。最早的一本中医经典《皇帝内经·素问篇》里提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意思是指,人体之中的气血阴阳随着自然界四季的变化而变化。在春夏之际,自然界的阳气比较旺盛,这时人体的阳气也处于比较旺盛的状态。到了秋冬季节,阳气潜伏,人体容易感受外界的阴寒之胁,从而发病。
中医治病注重顺应自然规律,在春夏季节,采用各种治疗手段来激发人体的阳气。这样,到冬天,人体就有足够的内在抵抗力抵御外胁。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则可能像《素问》上讲的: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中医治病的理论根源,是指人体的阴阳和自然界的变化相一致。人应该在春夏这个时机保护好体内阳气的生长,以顺应自然界阳气的生长,在秋冬之时保养人体的阴气,使体内的阴气得以收藏。因此中医在治疗疾病时,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样一个大处方。
冬病夏治实际就是春夏养阳的一个具体体现。主要借助夏季阳气生发,人体阳气有随之旺盛之趋势,体内凝寒之气易解,容易达到扶阳祛寒的目的。另一方面,为秋冬储阳,至冬天可以抗阴寒之气,从而达到调整阴阳、提高抗病能力的目的。
季节交换到了夏至这一天,是阳气最隆盛的时候,阴气开始生长。冬季容易患病的人,本身就是阳气虚弱,发展至冬天则会出现阴寒内盛,从而产生一些虚寒性的疾病。而在阴气伏藏之时就采取预防措施,达到“抑阴扶阳”,把“冬病”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是中医“治未病”的概念。
冬病夏治适用于一些患有冬季常见病的人群,另外一些平日体质阳虚、喜暖怕冷,容易患冻疮,或者免疫力低下,受冷刺激以后容易出现红斑、荨麻疹等疾病的人,也可以采用冬病夏治疗法。
冬病夏治的手段很多,简单介绍一下临床上常用的几种方法。
(1)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用得最多,主要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比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阻肺等。在三伏天进行,一般连续治疗三年为一个周期。
(2)内服治疗。冬病夏治的手段不单单是外治疗法,内治疗法也常用。主要根据中医的辨证施治来服用一些补阳的中药,以利于扶正祛邪。
(3)针刺、拔火罐。常用于治疗冬季两下肢发凉的老寒腿、膝关节冷痛。可在局部穴位贴敷的同时,进行针刺、艾灸、拔火罐,可以预防冬季老寒腿的发作。
这几年还有结合现代医学的方法,包括脱敏疗法、雾化吸入法、割治疗法、药物的熏洗疗法,等等。
(作者为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针灸康复科主任)
(编辑 林妙), 百拇医药(孙建华)
冬病夏治方法很多,包括一些常用的外治方法,也包括口服中药,主要是服用补阳的中药来鼓舞人体的正气。夏季大自然中阳气比较旺盛,人体的阳气形于体表,这个季节采用中医的方法给予适当的调理,人体的阳气很容易被激发,从而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容易在冬季发病的寒症大大减少,或缓解部分症状,这就是冬病夏治的目的。
中医认为人与大自然是相统一的,即天人合一、天人相应。最早的一本中医经典《皇帝内经·素问篇》里提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意思是指,人体之中的气血阴阳随着自然界四季的变化而变化。在春夏之际,自然界的阳气比较旺盛,这时人体的阳气也处于比较旺盛的状态。到了秋冬季节,阳气潜伏,人体容易感受外界的阴寒之胁,从而发病。
中医治病注重顺应自然规律,在春夏季节,采用各种治疗手段来激发人体的阳气。这样,到冬天,人体就有足够的内在抵抗力抵御外胁。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则可能像《素问》上讲的: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中医治病的理论根源,是指人体的阴阳和自然界的变化相一致。人应该在春夏这个时机保护好体内阳气的生长,以顺应自然界阳气的生长,在秋冬之时保养人体的阴气,使体内的阴气得以收藏。因此中医在治疗疾病时,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样一个大处方。
冬病夏治实际就是春夏养阳的一个具体体现。主要借助夏季阳气生发,人体阳气有随之旺盛之趋势,体内凝寒之气易解,容易达到扶阳祛寒的目的。另一方面,为秋冬储阳,至冬天可以抗阴寒之气,从而达到调整阴阳、提高抗病能力的目的。
季节交换到了夏至这一天,是阳气最隆盛的时候,阴气开始生长。冬季容易患病的人,本身就是阳气虚弱,发展至冬天则会出现阴寒内盛,从而产生一些虚寒性的疾病。而在阴气伏藏之时就采取预防措施,达到“抑阴扶阳”,把“冬病”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是中医“治未病”的概念。
冬病夏治适用于一些患有冬季常见病的人群,另外一些平日体质阳虚、喜暖怕冷,容易患冻疮,或者免疫力低下,受冷刺激以后容易出现红斑、荨麻疹等疾病的人,也可以采用冬病夏治疗法。
冬病夏治的手段很多,简单介绍一下临床上常用的几种方法。
(1)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用得最多,主要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比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阻肺等。在三伏天进行,一般连续治疗三年为一个周期。
(2)内服治疗。冬病夏治的手段不单单是外治疗法,内治疗法也常用。主要根据中医的辨证施治来服用一些补阳的中药,以利于扶正祛邪。
(3)针刺、拔火罐。常用于治疗冬季两下肢发凉的老寒腿、膝关节冷痛。可在局部穴位贴敷的同时,进行针刺、艾灸、拔火罐,可以预防冬季老寒腿的发作。
这几年还有结合现代医学的方法,包括脱敏疗法、雾化吸入法、割治疗法、药物的熏洗疗法,等等。
(作者为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针灸康复科主任)
(编辑 林妙), 百拇医药(孙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