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 > 2016年第7期
编号:12848248
首批援桑医疗队员的深情回忆
http://www.100md.com 2016年7月1日 《祝您健康》 2016年第7期
     回首五十年前的往事,我仿佛又回到了丁香花盛开的桑给巴尔岛,当年援助桑给巴尔人民的故事至今仍记忆犹新,那些埋藏在记忆深处最有光彩的事和物,是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淡忘的。

    ※应征出发

    1964年8月,我被荣幸地选中参加江苏省首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我当时只有31岁,在当时历史背景下,外事无小事,尤其是向国外派出人员除经过严格政审外,首先,必须无海外关系,而且在出国前已经结婚;其次,应具有执行任务的相应专业条件。因此,第一批医疗队仅仅只有十几位成员。

    我们都是第一次接受援外任务的医务人员,既兴奋又有些措手不及,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当地气候、地理环境以及风土人情,匆匆告别亲人,肩负着祖国和人民的重托,远涉重洋,抵达桑给巴尔。

    ※艰苦闯关

    中国医疗队抵达异国他乡的第二天就投入了紧张的工作。我们首先开始了闯三关,即生活关、语言关、风土人情关。西餐面包,吃久了就干巴巴地咽不下去。放射科医生夏启宇人高体壮,在国内又是一位马拉松长跑运动员,吃惯了三顿大米饭,平时工作抢着干,但到了就餐的时候就发愁,无精打采,眼看着他渐渐消瘦下来,大家也没办法,我们都太想吃大米饭了。每到周末,领馆会招待我们吃一顿大米饭,那种感觉比在国内吃一顿山珍海味还香甜。

    我们到达列宁医院后,必须与先抵达的东德、保加利亚、古巴等国家的医生以及殖民统治时期留下来的医生朝夕相处,工作上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考验。所不同的是他们索取高薪,大都携带妻儿,住的是别墅,经常进出酒吧等娱乐场所,而中国医疗队全体队员入乡随俗,先住旅馆,以后被当地政府安排住在距医院不远的一所二层楼房里。后来,国内派来了医疗队自己的厨师,看到厨师的到来,大家高兴地要跳起来,都说这下可以吃到中国饭了。

    为了克服语言关,除了强化英语训练,每天还挤出一定时间短期突击、苦练当地斯瓦希里语,以便于和当地人民交流打成一片。当时,我们虽然都较年轻,但已懂得在国外复杂的环境下必须紧紧依靠我国驻外领馆的领导,遇到大事坚持原则,不卑不亢,一心一意为桑给巴尔人民服务。

    ※享誉桑国

    我们医疗队从早到晚忙忙碌碌,以医院为家,深得人心。无论是晚上或是节假日只要病人需求,医疗队随叫随到,每周还抽出半天时间,驱车携带简易的医疗设备和常备的中西药品,下乡送医送药上门。所到之处,当地百姓早早地成群结队,冒着酷暑,排成长队,渴望中国医生为他们看病,这也深深地感动了我们每个队员。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还专程赶到桑岛,和我们一起下乡,拍摄我们为桑岛人民治病的纪录片,为我们留下了极其珍贵的历史镜头。

    ※奉献生命

    42岁的张宗震是江苏省中医院针灸医生,他曾做过胃切除手术。1964年8月,他作为第一批援桑医疗队员来到桑岛,便刻苦学习当地斯瓦希里语,用零用钱买字典、课本、收音机,勤奋学习,向当地护士、工人、病人请教,他在桑岛工作了十个月,治疗了许多病人。他经常加班加点为病人治病,非常辛劳。1965年5月24日,上午他在医院工作,下午又随队下乡巡回医疗,加上当地炎热的气候,他的身体不太适应,当天晚上突发脑出血,顿时神志昏迷。全队同志全力以赴,用自己带去的人工呼吸辅助机,在住处抢救了一天两夜。5月26日,张宗震终因脑溢血在桑给巴尔逝世,他是我国派出医疗队中首例在国外殉职的队员。

    张宗震的病逝震惊了桑岛,桑岛电台立即向全国广播了这一消息。他逝世那天,天降大雨,成百上千的桑给巴尔人民含着热泪前来我们的住所向张宗震医生的遗体告别,全体医疗队员和桑岛人民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为张宗震送别。三百多名桑岛各界人士前来瞻仰遗容。坦桑尼亚第一副总统、桑给巴尔总统卡鲁姆亲自参加葬礼,深切悼念这位国际主义战士。卡鲁姆讲了话,他真诚地说:“张医生为我们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是值得我们永远怀念的人。”桑《黎明报》刊登了张宗震的照片,我国《人民日报》发表《从普通医生到国际主义战士》、《青山处处埋忠骨》的长篇通讯。潮涨潮落,日出日息,涛声波浪里,桑给巴尔人民永远怀念这位为桑岛人民献出生命的中国医生。中国医疗队员们化悲痛为力量,全队同志团结一致,发扬集体的力量和优势,医疗队重新正常运转。相比之下,来自几个不同国家的医生,大都孤军作战,仅仅相处不到1年的光景就无可奈何地相继撤离了。很快,列宁医院就变成中国医疗队独家援助的医院。

    ※总理会见

    1965年,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访问桑给巴尔时,亲切会见了第一期援桑的中国医疗队员并合影留念,他还情真意切地说:“中国医疗队迟早是要走的,我们要培训桑给巴尔医务人员,使他们都能独立工作,为了非洲人民的解放事业,给当地人民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医疗队。”我们牢记总理的嘱托,从第一批医疗队就开始了艰难而繁重的培训工作,医疗队员满腔热情地向当地医务人员传授技术,克服重重困难,通过多种形式,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从常见病,多发病入手,努力提高他们的基本技能与诊疗水平。

    桑给巴尔总统卡鲁姆曾当着周总理的面夸奖医疗队员说:“你们就像母亲带孩子一样教我们的医生,桑给巴尔人民永远感激你们!”

    ※友谊长存

    1975年,从桑岛一直跟随中国医疗队工作的当地技术骨干中,选拔出十四名学员到中国南京医学院进修深造,二十四岁的总统夫人海莱姆和前坦桑尼亚第一副总统琼布的长子苏莱曼成为留学中国的第一批桑给巴尔医学生,三年学习结束时,他们均获得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1981年,其中又有两人来南京医学院进修,并取得学士学位。3年寒窗,3年苦读,凝结成一段不解的情缘,留下了许多令人难忘的回忆,他们都成为桑给巴尔第一代由中国培养的医疗技术骨干。

    帮助坦桑尼亚人民是我们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每个医疗队员及一些中国医生为此做出了极大的努力,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深信历史不会忘记江苏省援外医疗队在异国他乡洒下的辛勤汗水,五十年沧海桑田留下永不磨灭的烙印。, 百拇医药(戴传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