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 > 2006年第8期
编号:11124092
“心理枯竭症”不可小视
http://www.100md.com 2006年8月1日 《祝您健康》 2006年第8期
     王梅与方波结婚十几年了。当年,王梅是一个性格开朗、活泼的女性,不但能歌善舞,还模样俊俏,在众多的追求者中,她选择了方波。方波性格内向,不善言词,但人老实、厚道,让人特别有安全感。结婚以后,两人相安无事,日子也就这么平淡地过下来了。后来有了儿子,每天带孩子、做家务,劳累加上心烦,两人也吵了不少架。吵归吵,但还是一起养育儿子,只是方波从来不会表露自己的感情,更不会说女人喜欢听的话,家里总是死气沉沉的。为了给儿子一个健康的、充满活力的家,王梅总是不厌其烦地逗儿子笑,教育儿子,星期天带着儿子出去逛植物园、动物园等,这些时候作为丈夫的方波是从来不去的,觉得没有什么意思。在公园里,王梅看见别人一家三口带着孩子游玩的情景,心里有说不出的羡慕,无奈自己的丈夫对这些毫无兴趣,怎么做工作都不愿意出来,宁可在家里睡大觉。王梅带着孩子玩了一天,回到家还要努力用好心情对待丈夫和孩子,以尽量调节家里死气沉沉的气氛。不知不觉间,这样的生活过了十多年。

    王梅感到很累。她觉得自己总是努力想让家庭生活快乐、健康,她不停地在付出快乐,家里所有的笑声、歌声都是她带来的,丈夫和孩子就像海绵一样,将她给这个家的快乐和美好吸得干干净净,可却没有人来关心她,给予她一些美好和快乐。十多年来,丈夫从来没有记起过一回她的生日,更糟糕的是,王梅早上才告诉丈夫,今天是自己的生日,晚上回到家丈夫却仍然忘记得一干二净,还振振有词:“我从小在家是从来不过生日的,我们家没这个习惯。”而王梅远嫁他乡,又很看重这一点。时间一长,王梅不但觉得精疲力竭,还觉得很孤独。虽然她也知道丈夫是个老实人,性格木讷,不会做她所需要的事,更不会讨她欢心,可对她还是忠诚的。但她实在受不了这种生活了,情绪也变得越来越烦躁,每天一想到下班后就得面临家里的丈夫和孩子,她就感觉累。不但如此,十多年来,丈夫和孩子好像已经习惯了她的付出,有时她菜稍微炒得差点,不是丈夫面色阴沉就是儿子不吃。王梅常常想,我这样为这个家付出值得吗?有意思吗?王梅真的感到生活一点意思都没有,她觉得心灵好像完全被榨干了,有时甚至觉得这样没有乐趣的生活还不如死了的好。慢慢的,王梅对丈夫和孩子变得冷漠起来。

    王梅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她患了“心理枯竭症”。究竟什么是“心理枯竭症”?又该如何进行治疗和调理呢?

    心理枯竭就是一种在工作、生活的重压之下身心俱疲的状态,是身心能量被生活耗尽的感觉。心理枯竭的特点是生理的耗损、慢性疲劳、无助感、没落感、消极的自我概念,以及对人生、社会的冷漠态度。这种极度的身心衰竭通常是长时间积累、缓慢演变的结果。“心理枯竭症”在医生、教师和警察等行业中高发,主要是因为这类行业都是属于付出性工作,具有社会期望值高、工作负荷大、社会支持低的特点。在家庭中,如果一方长期超负荷的付出,而没有相应的回报,也容易患“心理枯竭症”。

    枯竭是一种隐藏着的慢性压力,它像某种慢性病毒一样,能够一点一滴地侵蚀人的健康,使人罹患心理和躯体疾病。临床调查发现,恐慌症、焦虑症、抑郁症、神经衰弱等常见的心理疾病都与枯竭有关。它的具体表现包括:对生活或工作渐渐失去了目的性和应有的热情,而有一种被榨干的感觉;必须忙个不停才能心安理得;休息和睡眠充足仍经常有疲乏感;情绪烦躁,易怒,悲观,沮丧等;在人际关系上,处于心理枯竭状态中的人会对他人产生不信任,在心理和身体上都刻意与他人保持距离,并由于自身情感资源的干涸将无力再关怀他人;经常性感冒、头痛、胃肠不适、背痛。除此以外,心理枯竭还会引发严重的职业和家庭危机;心理过度疲劳比体力过度疲劳更具有杀伤力。

    严重的家庭“心理枯竭症”除心理医生的治疗外,自我调节也很重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节。

    (1)调整与家庭有关的信念。专家建议,当你开始对家庭生活产生倦怠时,就是该重新思索自己的时候了。花点时间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究竟要什么?多反省自己以前在家中是不是某些做法有错误?是自己努力不够还是被摆错了位置?等等。当然,应尽量摒除那些不切实际的,丈夫和孩子无法做到的想法,同时把关注的重心放到生活的积极方面上来,不要老纠缠于家庭的压力等消极方面。

    (2)寻求亲人的支持。解铃还需系铃人,在家庭中丈夫和孩子是你最亲的人,应该相信他们是爱你的,当你受到压力威胁时,不妨与他们或亲友、同事一起讨论目前压力的情境,把心里的不快说出来,不要闷在心中。通过真诚的交流,他们可能会给你一些恳切的建议,或者使自己有些改变,对你会有些实际的帮助,在他们的帮助下确立更现实的目标,以及对压力情境进行重新审视。另外,在家庭中,一些消极情感如愤怒、恐惧、挫折等也应及时向家人倾吐,以得到某种发泄,这对舒缓压力和紧张情绪是非常必要的。

    (3)加强体育锻炼。进行适度的、有节奏的锻炼,持续5~30分钟,就能够换来舒畅而平稳的心情。如果长期坚持下去,能够有效降低焦虑和抑郁感。当压力事件不断出现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游泳、做操、散步,或者洗热水澡、听音乐等,往往比1小时睡眠的效果还好。

    (4)简化生活。家庭生活要有弛有张,回到家以后不要一心扑在丈夫和孩子身上,要尽量自觉地脱离各种各样意义并不大的事情,抽出时间在忙碌中为自己营造一个安静的心灵小岛,如关掉电视,离开报纸与杂志,拒绝一些不必要的应酬,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度过一段属于自己的平静时光。如果短期之内没有休假的机会,可以抽时间欣赏一下古典音乐和自然美景,或尽情享受一下家庭生活的欢乐,也可以看看儿时的照片或日记,重温一下小时候的愉快时光。使生活尽量简单、平和,往往能使自己的心情达到一种愉悦、舒适的境地。

    (5)学会放松自己。可以进行一定的放松训练,如深呼吸、肌肉放松等。这是通过肌体的主动放松来增强自我控制能力的方法。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按一定的要求完成某种特定的动作程序,经过反复练习学会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和生理活动,可以降低肌体唤醒水平,增强适应能力,调节因紧张反应而紊乱的心理和生理功能。由于这种松弛是持久、有益的,是由自身努力形成的,所以容易形成对环境的控制感。而这种控制感对减少环境压力所造成的紧张,达到放松自己是非常重要的。

    (编辑 汤知慧), 百拇医药(杨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