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外与髓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概述
摘要:介绍了髓外与髓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现状,分析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阐述了各种方法的适应症,并分析其特点以及利弊等,并认为手术治疗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外固定;髓内固定;综述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发生于髓关节囊线以外至小粗隆下方区域的骨折,是老年人常见损伤,患者平均年龄70岁。粗隆部血运丰富,骨折后极少不愈合,但甚易发生髋内翻,并且由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必须长期卧床,而并发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褥疮等,可危及老年人生命,病死率为15%~20%。近年来,随着手术技巧的深入研究,固定材料的不断改进,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水平不断提高。本文着重对应用髓外和髓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适应征、方法、优缺点等方面作一些比较讨论。
1应用解剖
股骨粗隆位于大粗隆及小粗隆之间。大粗隆呈长方形,在股骨颈的后上部,位置表浅,可以触知,是非常明显的骨性标志。小粗隆呈锥状突起,位于股骨干的上后内侧,有髋腰肌附着其上。
2创伤机制
老年人骨质疏松,肢体不灵活,当下肢突然扭转,跌倒或使大粗隆直接触地致伤,甚易造成骨折。粗隆部骨质松脆,故骨折常为粉碎型。
3诊断分型
患者受伤后,髋部有疼痛、肿胀、疲斑、下肢不能活动等表现。体征为股骨粗隆部压痛、下肢呈外旋畸形,可达90度,有轴向叩击痛,并可出现下肢短缩。明确诊断主要依靠放射学检查,标准的患肢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尤为重要。为消除患肢外旋畸形所造成的影像重叠,应对患肢施加轻度内旋牵引。极少数患者由于骨折无移位而X线检查显示阴性,但主述髓部疼痛并查体高度怀疑时应行CT或MRI检查。从而对骨折线方向,小粗隆是否累及,骨折粉碎和移位的程度作出正确判断。标准的侧位像可显示后侧骨折块及移位情况。
股骨粗隆间骨折有多种分型,己经得到公认的分型标准有:Evans分型 (l949)、Boyd一Griffin分型 (1949)、Ender分型(1970)、Tronzo分型(1973)、Jensen分型(1975)和AO分型(198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24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