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文摘版》 > 20155
编号:13643710
德是人间富贵根

     中国人向来重视家风、家教,认为“小成靠智,大成靠德”。德乃立人之本,也是育人之根。

    诸葛亮为相二十多年,可谓位极人臣,但他从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一点私利。他给后主刘禅上表说:“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他死后,遗产正如他自己所说没有外财。他教育子孙,也都成才,子孙中没有出过一个“高衙内”式的人物。邓艾伐蜀,亮子瞻、瞻子尚皆战死沙场,为国捐躯。

    宋代名臣范仲淹不但自己居官清廉,还常常告诫子孙不得贪享富贵。次子范纯仁结婚前,他听说儿媳将饰以锦罗帷幔,立即传训儿子:“若将帷幔带人家门,吾将当众焚之于庭。”其子范纯仁为官之后以父亲为榜样,清白做人,也曾留下“惟俭可以养廉,惟恕可以养德”的美名。

    曾国藩作为晚清中兴第一臣,是封建社會货真价实的“高干”。他身兼多职,十分繁忙,却抓紧一切空闲,不厌其烦地写信回家,细心指点家人成长。他说:“不愿子孙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在他的影响下,曾家数代无一废人,未出一个纨绔子弟。长子纪泽是清代著名的外交家。在“弱国无外交”的清代,面对西方大国,他“身临危难,无一失体”(梁启超言)。次子纪鸿,是著名的数学家。他参加科举考试时,父亲既未托人,也不许他违纪,虽没有中第,但他通过刻苦学习终成大家。

    林则徐治家严谨,教子“黎明即起,勤学稼墙”。他家有副对联:“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很值得现代人思考。

    (刘宝书/文,摘自《金秋周刊》)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