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文摘版》 > 20163
编号:13629255
生命质量应作为医疗定价的重要参数
http://www.100md.com 2016年3月1日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63
     过去说,好死不如赖活,可现在,人们对“赖活”有了反思,有了对生命质量的新追求和新趋势,生命质量衡量和评价的标准之一就是生命存在的生理功能状态能够过上一种愉快、健康和有意义的生活。所以,政府在主导医疗服务定价时要特别注意这一新转变,把医疗中保护生命质量作为重要参数之一,用价格杠杆鼓励那些更有人性的新技术。比如,对于直肠癌手术,谁能帮助患者去除肿瘤的同时保住肛门,就应定价高;谁能为未育女性做过子宫或卵巢手术后还保留她们做妈妈的权利,就应定价高……总而言之,在看好病保住命的前提下,在治疗中和治疗后,越能使患者“活得像个人样”的疗法,就应越值钱。

    还有,目前在手术费用中使用的按补偿成本定价,主要考虑项目直接成本,很少考虑患者的未来成本。其实,即使单纯从经济角度算,看重生命质量的一些新医疗手段也更划算。比如,过去心脏大手术要在胸上剖一道30厘米长的刀口,对患者伤害很大,而现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只要打3个小洞就能完成同样的手术。把“达芬奇”手术费再提高一些,从单次医疗行为看,比传统手术要贵,但因为微创手术出血少,恢复快,后遗症少,功能好,不仅为患者减轻了痛苦,也降低了术后的治疗与护理成本,使医疗总成本也大为减少。特别是由于提高了患者治疗后的生命质量,使全社会的医疗成本也大为减少。这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医疗实践中已得到证实。总体看,注重生命质量的医疗更节省。

    医疗科技的“人性化”发展应该是越来越远离“开大刀”,医学界应想方设法做到“小切口”,保持患者的生活功能和生命质量,而医疗价格也应起到激励医务界向这方向努力的杠杆作用。对此,我们的医疗管理政策如医保和定价等也要及时跟进调整,要把生命质量高低作为评价医疗优劣和价值高低的最重要参数之一,并在制定相关医疗政策时充分体现出来。

    (顾德宁/文,摘自《扬子晚报》),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