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康复中心 > 养生专辑 > 长寿
编号:13627275
五脏健康是长寿关键
http://www.100md.com 2016年5月1日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65
     据有关资料分析,人的死亡80%~90%是因为内脏出了问题,所以锻炼身体必须注意对五脏的锻炼。五脏健康是人长寿的关键,若不注意对五脏的锻炼,势必事倍功半。做什么动作,锻炼什么部位,目的要明确。

    饮水法 人体70%是水分,科学的适量饮水很重要,每次不可太多。常饮水(茶水、白开水均可),以平时没有渴的感觉为准。在后半夜小便后也要适当饮水,以保证身体对水分的需要。早晨醒来再喝一杯水,除满足身体水分的需要,还能帮助肠胃的消化与排泄。

    吸氧法 人人都会呼吸,却忽略了对如何多吸氧的关注与研究。在空气新鲜处多做深呼吸,关键在于呼,呼出的浊气越多,吸入的氧气也会越多。一天做2~3次,每次5~10分钟为宜。可促进肺功能的改善,增加肺活量。

    “三提”法 即提肛、提肩、提神。提肛就是用力收缩肛门;提肩,就是用力耸动双肩;提神,就是用意念提拉身体的一种状态,仿佛头顶有一根线在上方提拉的感觉。“三提”的目的保证会阴部血流畅通,预防过早出现驼背现象,提升人的精神面貌和气质。

    通肠法 具体做法是:口中可用较大声音喊“哼”、“吓”二字。喊“哼”字时,上可冲击鼻腔,下可活动大小肠的转折处;喊“吓”字时,上可冲击食道,下可震动大小肠。喊“哼”时可连续喊,喊“吓”时也如此;快结束时,“哼”、“吓”交替喊,做三四分钟即可。目的一是活动鼻腔和食道;二是增加肠道蠕动,排泄通畅,以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概率。

    健齿法 牙齿好,胃口才能好。自然叩击上下牙齿36次,再错落叩击36次,每天做2次。既能使牙齿延缓脱落,又能健胃。

    醒脑法 双手十指分开,用指甲由前额向脑后做梳头的动作;头顶梳36次,两侧梳36次,每天做2次即可。可防治头痛及神经衰弱等疾病。

    耳聪法 双目微闭,咬紧牙关,然后往两腮帮和双耳内用力,使双耳内有“呼呼”之感。每天做36次即可。若已有耳背现象者,可早晚各做36次。益于改善听力衰退。

    明目法 双目微闭,用双手拇指按在眼骨的下沿,双手食指按在眼骨的上沿,然后眼珠逆时针转动 36次,之后再顺时针转动36次。利于防止眼球晶体过早蜕变。

    搓揉胸腹法 每天起床前,左手放在胸部,右手放在腹部,作逆时针转动揉搓36次;然后左手放在腹部,右手放在胸部再顺时针转动揉搓36次。

    搓揉双足法 足底有很多与五脏相对应的穴位,按摩双足可改善五脏活动功能,利于血循环。方法是坐在床上,双足相对,左手搓右脚板、右手搓左脚板36次;然后再左手搓左脚板、右手搓右脚板36次。在搓脚板时双手十指尖要适当下抠,使手指也得到较好活动。然后双腿盘坐,左手握右脚五趾,右手握左脚五趾,逆时针转动36次,然后再顺时针转动36次。

    健肌法 因年老体弱,不从事较重的体力劳动和较为激烈的活动,肌肉长期处于松弛状态。肌肉松弛,则全身无力,所以必须加强肌肉的锻炼。具体做法是:双手掌放在大树或墙壁上,双脚分开,约与肩同宽,身体保持一定的倾斜度(与地面约45度角),然后利用双臂和腿部的力量用力撑。在撑时脚跟不要抬起,同时十指也要适当用力。

    震抖法 这是一项健体锻炼后的综合性活动。其具体做法是将全身自然放松,用脚尖将身体向上弹起,然后自然下落(脚跟可轻微着地,以免伤及大脑)。在弹跳时双小臂持水平状,双掌随身体上下跳动时自然抖动(手掌抖动时可随时变换成手心向上或者手心相对)。在跳动后小腿肚有酸痛感,可屈腿向前踢几次即可缓解。刚做时可跳动36次,天长日久,身体没有不适的感觉,可适当增加跳动次数。目的是活动全身经络,使全身血流畅通;震动五脏,可使五脏血液流动畅通,因而可治疗五脏中的一些疾病;还可预防和治疗中老年人双手颤抖的毛病。

    (王东方/文,摘自《上海老年报》),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康复中心 > 养生专辑 > 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