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文摘版》 > 20165
编号:13627321
批判母爱谁之过
http://www.100md.com 2016年5月1日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65
     1927年,17岁的斯霞,开始担任小学教师,终其一生,她献身于小学教育,并以倡导“母爱教育”而著名,可是,她也是因此而受到批判。

    1963年5月,《江苏教育》发表《育苗人》一文,介绍南京师范学院附小教师斯霞精心培育学生的事迹。后将此文改写为《斯霞和孩子》,发表在5月30曰《人民日报》上。这两篇文章都强调教师要以“爱心”爱“童心”,儿童“不但需要老师的爱,还需要母爱”。

    同年10月,《人民教育》发表《我们必须和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划清界限》《从用“童心”爱“童心”说起》《谁说教育战线无战事?》三篇文章。这些文章指出,对学生应该实施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爱憎教育,而不是人道主义的母爱教育。

    1964年10月,《人民教育》发表关于这次围绕“母爱教育”讨论的综述,再次强调:“我们的教育工作是阶级斗争的武器,学校教育不能脱离当前的阶级斗争。”“同伟大的无产阶级的爱比较起来,母爱只能是渺小的,而决不是什么伟大的。”

    诸如此类的说法今天看来显得十分可笑,但当年它们却大行其道。谁料想,人们很快就要尝到恶果了。1966年8月,红卫兵运动成为“文革”的第一个高潮。从大学、中学甚至到小学,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顺理成章地走到造反前列,成了狂热、无情、野蛮的一个群体。

    (李辉/文,摘自《档案春秋》),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