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文摘版》 > 20165
编号:13627341
常回家看看 老外也立法
http://www.100md.com 2016年5月1日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65
     在美国、日本以及欧洲一些国家在法律上都没有规定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老人也没有“养儿防老”的观念。但一些国家在“精神赡养”方面作出具体的规定,以此鼓励子女能够“常回家看看”。

    日本:定期给家属写信组织家属会

    现在日本养老院为了增加儿女跟老人的沟通,会做很多工作,包括定期给家属邮寄老人们的生活状况报告,定期进行电话访问和家属会等,让他们之间形成信任,保持固定的联系。亚特力特别养老中心负责人表示,10年前子女经常来探望老人的只有3成。经过10年的努力,现在达到了9成。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家庭的“空巢”现象十分严重,为保证子女“常回家看看”,学者们提出了“一碗汤距离”的概念,就是子女与老人住的距离不能太远,端一碗汤送过去不会凉就最好。这样子女既有自己的世界,又能够方便照顾长辈。

    美国:赡养老人可以少缴税

    在美国赡养老人是“有利可图”的,赡养父母就是众多减免纳税政策中的一条。如果一个家庭的纳税人负责赡养自己的父母、配偶的父母以及双方的祖父母的话,那么这些被赡养人的税收减免额度可以列在年终报税表里,从而获得退税。

    美国法律也没有规定子女必须赡养父母。在孝敬父母方面,有人选择每天通过电话、信件等方式与父母联络感情,有人则选择定期回家看望父母。在纽约法拉盛区一家养老院,一位名叫John的老人表示,他儿女每天都要跟他打一个电话,而且他说,他长期跟儿女都是保持像朋友的关系。圣诞节的时候会坐飞机跟他们相聚。

    欧洲:精神赡养量化到每日

    在瑞典、芬兰等北欧高福利国家的法律中,都有有关子女对父母“精神赡养”的具体要求,以保证老人们晚年的幸福。这些要求以量化的方式具体规定了子女与父母的居住距离,每年、每月、每周乃至每日应当与父母接触的时间和次数;连子女与父母谈话的忌语都受到控制,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赡养行为的质量。

    (徐梅花/文,摘自《广州日报》),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