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记忆(三则)
责任与志气的旅程
1937年,在南京即将沦陷之际,国立中央大学奉命撤往重庆。当时的中央大学校长是罗家伦,罗家伦指挥中央大学撤退,很多教学器材需要运往重庆,但由于道路遥远、路途艰辛,运输起来非常困难。中央大学有个农学院,农学院有个农场,农场里养了些供教学研究用的牲畜,因为运输困难,罗家伦就对农场场长吩咐说:“这些猪啊牛啊的,没办法运,能杀的就杀,能卖的就卖掉吧!”但那些农场职工和教授们都不同意,他们说人在学校在,东西也一定要在,一头猪、一头牛也不能少。于是,这些教授和职工们就赶着这些猪、牛、羊等往西南撤退,往重庆走。旅途的艰难超出了所有人的想像,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天上还不时有日寇的飞机轰炸,炸弹不时地投下来,时时刻刻都冒着生命危险。但即使是这样,这些职工和教授们也没有动摇,始终保护着这群牲畜坚定地向着重庆进发。整整走了一年多,师生们才到达重庆。那一天,已经到达重庆一年多的罗家伦校长在重庆郊外,看到一群人赶着一群猪、牛、羊,有人告诉罗校长,说那些猪、牛、羊好像是我们学校的,罗校长近前一看,赶猪、牛、羊的人果然是学校的职工和教授,他们的胡子都很长了,像一群野人。罗家伦当时就哭了,抱住那些职工和教授哭,然后又抱住那些猪、牛、羊哭,大家也都抱住那些牲畜哭,哭成一片……岳南先生曾撰文感慨:“通过这些事情,我们就能感觉到中华民族是不会灭亡的,中华民族是有志气的。” (大民/文,摘自《团结报》)
戈壁风沙
1974年春夏,我在铁道兵某部服役。我们连队驻扎在距新疆托克逊县大约100公里的茫茫戈壁滩上,参与修建南疆铁路。那些日子,战士们住的是“地窝子”。那是一种简屋,先用推土机在戈壁滩上退出一条宽约3米、深约2米的槽,在槽上架上木条子、铺上芦苇。好在戈壁滩几乎终年无雨,不必担心淋雨。
最令人难受的,不是住宿条件的简陋,而是炎热和风沙。夏天的戈壁,白天的地表温度超过40℃。开推土机或铲运机施工的战士,在烈日和柴油发动机的双重炙烤下,只得穿着裤衩施工,顾不得军容风纪。好在那里只有军人,没有百姓;只有男人,没有女人,大家也就没有顾忌,连队首长也从不批评。
至于风沙,就没那么好对付了。在戈壁上住过的人,一听说风沙要来了,就会胆颤心惊。戈壁滩上的风,风力不亚于12级台风,可以将行进中的列车吹翻,把崭新的汽车像用砂纸打磨一样,彻底“吹”干净油漆;被风刮起的沙尘密度惊人,一米开外什么都看不见,可以使人窒息;风沙的持续时间会长达八九个小时,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尤其在风口地带。我们连队驻地不在风口,但每次沙尘暴来袭,都深受其害。强大的沙尘无孔不入,常常,伙房刚烧好一锅饭,沙尘就直往锅盖缝里钻,不一会就变成了一锅“沙拌饭”。吃饭时,大家只得用开水淘饭,让沙子沉下去,吃面上的。但沙子实在太多了,一不小心,还是会“咯嘣咯嘣”地吃到沙子,一碗饭最多只能吃半碗,其余的只好倒掉。渐渐地,倒掉的“饭”堆成一个小土包,就连连队里养的猪,也不吃这种剩饭。
后来,我们化整为零,每个班发些面粉,让战士们在自己的盥口杯里将面粉调成糊,用煤油炉煮成疙瘩,权当一顿饭。煤油炉的火力小,用茶缸煮,一次煮不了多少。一时间,各个班的战士轮流煮面疙瘩吃,煞是热闹。
遗憾的是,那时没有相机,也没有手机,不像现在,可以随时拍下这些珍贵的镜头。在如此艰苦的日子里,战士们没有怨言。工余,大家有的下棋,有的打牌,有的看书,还有的吹奏乐器。戈壁军营,虽苦犹乐。(叶兴华/文,摘自《上海老年报》)
大字报“教”我诗词
1966年,只上了一年初中的我们,跟着高中生进行大串联。每到一处,抄大字报是首要任务。就在我抄得头昏脑涨时,眼前一亮:大字报里夹杂着不少好诗词,像“黑云压城城欲摧”,像“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这些古诗文早就被打入“四旧”之列,正愁无处可觅,没想到得来全不费工夫。
抄来的古诗词,回家后我誊到笔记本上。那个年代,那些古诗词就以这样的方式,深深植根在我13岁的头脑里。
(邱晓燕/文,摘自《快乐老人报》), 百拇医药
1937年,在南京即将沦陷之际,国立中央大学奉命撤往重庆。当时的中央大学校长是罗家伦,罗家伦指挥中央大学撤退,很多教学器材需要运往重庆,但由于道路遥远、路途艰辛,运输起来非常困难。中央大学有个农学院,农学院有个农场,农场里养了些供教学研究用的牲畜,因为运输困难,罗家伦就对农场场长吩咐说:“这些猪啊牛啊的,没办法运,能杀的就杀,能卖的就卖掉吧!”但那些农场职工和教授们都不同意,他们说人在学校在,东西也一定要在,一头猪、一头牛也不能少。于是,这些教授和职工们就赶着这些猪、牛、羊等往西南撤退,往重庆走。旅途的艰难超出了所有人的想像,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天上还不时有日寇的飞机轰炸,炸弹不时地投下来,时时刻刻都冒着生命危险。但即使是这样,这些职工和教授们也没有动摇,始终保护着这群牲畜坚定地向着重庆进发。整整走了一年多,师生们才到达重庆。那一天,已经到达重庆一年多的罗家伦校长在重庆郊外,看到一群人赶着一群猪、牛、羊,有人告诉罗校长,说那些猪、牛、羊好像是我们学校的,罗校长近前一看,赶猪、牛、羊的人果然是学校的职工和教授,他们的胡子都很长了,像一群野人。罗家伦当时就哭了,抱住那些职工和教授哭,然后又抱住那些猪、牛、羊哭,大家也都抱住那些牲畜哭,哭成一片……岳南先生曾撰文感慨:“通过这些事情,我们就能感觉到中华民族是不会灭亡的,中华民族是有志气的。” (大民/文,摘自《团结报》)
戈壁风沙
1974年春夏,我在铁道兵某部服役。我们连队驻扎在距新疆托克逊县大约100公里的茫茫戈壁滩上,参与修建南疆铁路。那些日子,战士们住的是“地窝子”。那是一种简屋,先用推土机在戈壁滩上退出一条宽约3米、深约2米的槽,在槽上架上木条子、铺上芦苇。好在戈壁滩几乎终年无雨,不必担心淋雨。
最令人难受的,不是住宿条件的简陋,而是炎热和风沙。夏天的戈壁,白天的地表温度超过40℃。开推土机或铲运机施工的战士,在烈日和柴油发动机的双重炙烤下,只得穿着裤衩施工,顾不得军容风纪。好在那里只有军人,没有百姓;只有男人,没有女人,大家也就没有顾忌,连队首长也从不批评。
至于风沙,就没那么好对付了。在戈壁上住过的人,一听说风沙要来了,就会胆颤心惊。戈壁滩上的风,风力不亚于12级台风,可以将行进中的列车吹翻,把崭新的汽车像用砂纸打磨一样,彻底“吹”干净油漆;被风刮起的沙尘密度惊人,一米开外什么都看不见,可以使人窒息;风沙的持续时间会长达八九个小时,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尤其在风口地带。我们连队驻地不在风口,但每次沙尘暴来袭,都深受其害。强大的沙尘无孔不入,常常,伙房刚烧好一锅饭,沙尘就直往锅盖缝里钻,不一会就变成了一锅“沙拌饭”。吃饭时,大家只得用开水淘饭,让沙子沉下去,吃面上的。但沙子实在太多了,一不小心,还是会“咯嘣咯嘣”地吃到沙子,一碗饭最多只能吃半碗,其余的只好倒掉。渐渐地,倒掉的“饭”堆成一个小土包,就连连队里养的猪,也不吃这种剩饭。
后来,我们化整为零,每个班发些面粉,让战士们在自己的盥口杯里将面粉调成糊,用煤油炉煮成疙瘩,权当一顿饭。煤油炉的火力小,用茶缸煮,一次煮不了多少。一时间,各个班的战士轮流煮面疙瘩吃,煞是热闹。
遗憾的是,那时没有相机,也没有手机,不像现在,可以随时拍下这些珍贵的镜头。在如此艰苦的日子里,战士们没有怨言。工余,大家有的下棋,有的打牌,有的看书,还有的吹奏乐器。戈壁军营,虽苦犹乐。(叶兴华/文,摘自《上海老年报》)
大字报“教”我诗词
1966年,只上了一年初中的我们,跟着高中生进行大串联。每到一处,抄大字报是首要任务。就在我抄得头昏脑涨时,眼前一亮:大字报里夹杂着不少好诗词,像“黑云压城城欲摧”,像“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这些古诗文早就被打入“四旧”之列,正愁无处可觅,没想到得来全不费工夫。
抄来的古诗词,回家后我誊到笔记本上。那个年代,那些古诗词就以这样的方式,深深植根在我13岁的头脑里。
(邱晓燕/文,摘自《快乐老人报》),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