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文摘版》 > 20189
编号:13575262
血糖控制目标因人而异
http://www.100md.com 2018年9月1日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89
     评估血糖是否达标,主要运用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缓慢、持续且不可逆地进行反应的产物,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120天,糖化血红蛋白可反映最近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因此,医生一般通过糖化血红蛋白值来判断血糖控制是否达标。

    慢性高血糖引起的损害有一定的时间效应。美国糖尿病学会推荐,在制定个性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时,需要对患者的预期寿命、降糖药治疗风险、治疗获益程度、患者承受治疗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估。因此,不同人群的血糖控制目标是有区别的。

    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5%:适用于预期生存期大于10年、较轻并发症及伴发疾病、有一定低血糖风险、应用胰岛素促泌剂类降糖药物(磺脲类)或以胰岛素治疗为主的2型和1型糖尿病患者。

    糖化血红蛋白小于8%:适用于预期生存期大于5年、中等程度并发症及伴发疾病、有低血糖风险、应用胰岛素促泌剂类降糖药或以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为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

    糖化血红蛋白小于8.5%:预期寿命小于5年、完全丧失自我管理能力等情况,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可以放宽至小于8.5 %。同时需避免严重高血糖引发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和难治性感染等情况发生。

    据现有研究结果,权衡利弊,对于预期寿命长于10年、低血糖风险小、预计治疗獲益大、有较好医疗支持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标准以小于7%为佳。相应空腹血糖小于7毫摩尔每升和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10毫摩尔每升,且需减少血糖波动,并长期保持上述血糖水平。对新诊断、相对年轻、预期生存期大于10年、无并发症及伴发疾病、降糖治序无低血糖风险、不需要降糖药物或仅用单种非胰岛素促泌剂降糖药、治疗依从性好的患者,可以考虑控制到接近正常水平。

    总之,血糖控制目标绝不是一刀切,而是因人而异,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血糖调控,实现个体化治疗。

    (据中新社),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