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文摘版》 > 201810
编号:13573961
『人格分裂』真实存在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0月1日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810
     我们常说的“人格分裂”在现实生活中确有其事,精神病学领域多将这种情况称为“双重人格”“多重人格”“附体体验”或“分离性身份障碍”。每个正常的人都有自我意识,即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健全的自我意识能够认识、感觉自己,知道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能恰当地处理与己相关的事务,对自己的过往有前后一致的记忆。但若自我意识发生问题,就可能出现“分离性身份障碍”,表现为患者呈现出两种或多种截然不同的人格状态,或产生附体体验,对于本来的身心、人际和生活经历、记忆等反复性遗忘。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人反复地忘了自己是谁。例如,有的患者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表现为喜爱音乐、外向开朗,但不时又会表现出社交回避和沉默内向,前后判若两人。而他对人格变换期间的很多人际关系、生活情境并不能回忆或仅有模糊记忆。民间一些所谓“鬼上身”“跳大神”的人也不乏多重人格者。

    导致自我意识障碍、分离性身份障碍的原因并不清楚,可能与超出个体承受能力的体验、创伤性事件及儿童期的虐待有关。著名的多重人格患者比利·米利根曾说:“当悲伤太多时,一个人已经无法承受,我就把这些压力投注到另一个‘人’身上,来分担我所有的煎熬。”由此看来,促进必理健康、塑造健康人格是预防多重人格能基础。家长和老师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发展,从小培养他们积极的心态,让他們在生活、学习中逐步完善自我、健全人格。

    对于分离性身份障碍的治疗,可以先尝试心理咨询。心理医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营造安全、信任的环境,能促进患者逐步表达、疏泄内心的痛苦、愤怒。使他们的人格得到整合及完善。另外,药物治疗对多重人格所伴发的焦虑、抑郁、失眠甚至冲动等情况也有效,其对人格整合也有一定益处,患者可以在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张振清/文),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