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一天要吃几顿饭
从史料所记和考古发现来看,在原始时期并无“一日三餐”的概念,而是“饥则求食,饱则弃余”。 “定时吃饭”是人类饮食文明进步的标志,中国最晚在商代时已形成“定时吃饭”的习惯。
先秦时期,寻常人家都是一天吃两顿饭。第一顿饭叫“朝食”,称为“饔”;第二顿饭叫“餔食”,称为“飧”。古人将一天的时间划分为12个时段,太阳刚出来时,叫“日出”,但第一顿饭一般是在接下来一个时段才开始吃。其时已日上三竿,古人干脆称此时段为“食时”。朝食是最重要的主餐,质量也是最好的,饭都是现做的熟食。餔食则大多比较简单,往往吃朝食剩下的食物。
其实,在先秦时期,有相当社会地位、家庭条件优越的贵族、富人已经开始一天吃三顿饭了。但这只是一日两餐的补充,第三顿饭有点“夜餐”的味道。当时在贵族中间吃夜餐并不新鲜,在《晏子春秋·内篇杂上》中,就有齐景公深夜将宴席搬到晏子家的记载。虽然秦汉时期,普通人或是级别较低官员仍为“两餐制”,但在贵族中间已普遍实行”三餐制”。当年淮南王刘长谋反获罪,汉文帝刘恒特批他仍可享受诸侯王的生活待遇,允许一天吃三顿饭,此外每天还供应其5斤肉、2斗酒。
“一日三餐”的饮食风俗真正普及是在隋唐时期。当时民间基本一天都吃三顿饭,与现代概念上的“三餐制”几无区别。其标志是,“中餐”“午饭”这类词汇开始流行,并大量出现在当时文人的诗文中。白居易的《咏闲》诗中则有“朝眠因客起,午饭伴僧斋”。
中餐、午饭都是“中饭”的意思,因处于早、晚两顿饭中间,又在日中时分吃,故名。唐时的中餐已成为三餐中的主餐,秦汉及以前人们一天最重要的一顿饭“朝食”已退居次位。需要说明的是,“三餐制”在唐时已很普及,但“两餐制”并没因此消失,有的地方一天吃三顿饭,有的一天就吃两顿饭,到清末乃至今天都这样。
而“四餐制”在古代属于“帝王餐”,汉朝时被制度化。“四餐制”怎么个吃法?分别在天刚亮的“平旦”时吃一顿,叫“旦食”;中午“日中”時吃第二顿,叫“昼食”;下午晡时再吃一顿,称为“夕食”;最后一顿在太阳落山以后的“日暮”时进行,称为“暮食”。古人认为,这4个时间点分别是“少阳”“太阳”“少阴”“太阴”的起始点,此时就餐最为吉祥、适宜。
(摘自《百科知识》), http://www.100md.com
先秦时期,寻常人家都是一天吃两顿饭。第一顿饭叫“朝食”,称为“饔”;第二顿饭叫“餔食”,称为“飧”。古人将一天的时间划分为12个时段,太阳刚出来时,叫“日出”,但第一顿饭一般是在接下来一个时段才开始吃。其时已日上三竿,古人干脆称此时段为“食时”。朝食是最重要的主餐,质量也是最好的,饭都是现做的熟食。餔食则大多比较简单,往往吃朝食剩下的食物。
其实,在先秦时期,有相当社会地位、家庭条件优越的贵族、富人已经开始一天吃三顿饭了。但这只是一日两餐的补充,第三顿饭有点“夜餐”的味道。当时在贵族中间吃夜餐并不新鲜,在《晏子春秋·内篇杂上》中,就有齐景公深夜将宴席搬到晏子家的记载。虽然秦汉时期,普通人或是级别较低官员仍为“两餐制”,但在贵族中间已普遍实行”三餐制”。当年淮南王刘长谋反获罪,汉文帝刘恒特批他仍可享受诸侯王的生活待遇,允许一天吃三顿饭,此外每天还供应其5斤肉、2斗酒。
“一日三餐”的饮食风俗真正普及是在隋唐时期。当时民间基本一天都吃三顿饭,与现代概念上的“三餐制”几无区别。其标志是,“中餐”“午饭”这类词汇开始流行,并大量出现在当时文人的诗文中。白居易的《咏闲》诗中则有“朝眠因客起,午饭伴僧斋”。
中餐、午饭都是“中饭”的意思,因处于早、晚两顿饭中间,又在日中时分吃,故名。唐时的中餐已成为三餐中的主餐,秦汉及以前人们一天最重要的一顿饭“朝食”已退居次位。需要说明的是,“三餐制”在唐时已很普及,但“两餐制”并没因此消失,有的地方一天吃三顿饭,有的一天就吃两顿饭,到清末乃至今天都这样。
而“四餐制”在古代属于“帝王餐”,汉朝时被制度化。“四餐制”怎么个吃法?分别在天刚亮的“平旦”时吃一顿,叫“旦食”;中午“日中”時吃第二顿,叫“昼食”;下午晡时再吃一顿,称为“夕食”;最后一顿在太阳落山以后的“日暮”时进行,称为“暮食”。古人认为,这4个时间点分别是“少阳”“太阳”“少阴”“太阴”的起始点,此时就餐最为吉祥、适宜。
(摘自《百科知识》),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