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文摘版》 > 20198
编号:13539952
?那些在历史中 “走失”的传统节日
http://www.100md.com 2019年8月1日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98
     在中国历史上,曾诞生过许多节日,有的留存至今,有的半路“走失”。

    花朝节

    花朝节俗称“花神节”。南宋杨万里的《诚斋诗话》谓“东京二月十二日为花朝”。花朝节由来已久,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书》中已有记载。而在唐代的诗文及史籍中,关于花朝的记载已很是常见,如司空图的“伤怀同客处,病眼却花朝”、卢纶的“虚空闻偈夜,清净雨花朝”。

    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姑娘们剪五色彩纸黏在花枝上,称为“赏红”。各地还有“装狮花”“放花神灯”等风俗,这是纪念百花的生日。

    天赐节

    六月六,宋代称天贶。贶,意同赐,传说是大禹和玄武真君的生日,因为上古人不庆生,这种说法应该是为了附会。到了封建时代,君主因为怕遭人厌胜,庆生的日子都是假日子,真实情况绝不泄露。

    天赋节之所以受欢迎,因为六月六是传统夏闲,可准备秋冬衣物。后来,随着农耕技术改变,夏闲时间改变,此节渐失存在基础。

    观莲节

    传说农历六月廿四是荷花的生日。宋代已有此節。

    这一天有划船、观莲等活动。凡有池塘种荷花的人,用纸做灯,内放蜡烛,点亮后置于水面,任其飘去,表示庆祝。

    寒衣节

    寒衣节为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民间称为鬼头日,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三大“鬼节”。

    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因此,十月初一,又称为“烧衣节”。, http://www.100md.com(雷册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