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文摘版》 > 20201
编号:13521204
贝聿铭:建筑史上的华人之光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月1日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01
     知名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2019年5月16日在美国纽约曼哈顿一家医院逝世,享年102岁。

    美国肯尼迪图书馆、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法国卢浮宫扩建工程、北京香山饭店、苏州博物馆新馆……贝聿铭一生留给了世人一幢幢无与伦比的精美建筑,拿下众多建筑界的重头奖项,被不少媒体称为“现代主义建筑最后的大师”。

    少年结下建筑情缘

    贝聿铭1917年生于广州,年少时光多在香港和上海度过。苏州知名园林“狮子林”曾是贝家祖宅,小时的贝聿铭通常会在暑假回去居住。穿梭在亭台、回廊、奇石和竹林之间,“狮子林”赋予了他对建筑最初的审美和灵感。成名后,他曾赞叹苏州园林的迂回曲折之美,认为其在有限空间内给人无限遐想,并称这成为他个人创造力的启蒙。

    随家人搬到上海居住后,贝聿铭见证了上海国际饭店的拔地而起。他曾告诉媒体:“我被它(上海国际饭店)的高度深深地吸引了,从那一刻起,我开始想做建筑师。”

    创造杰作享誉世界

    贝聿铭于1983年获得建筑界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奖。大奖评委会认为,贝聿铭的建筑体现了对现代主义的信仰,并因精妙的细节、抒情性和美感而被赋予人性化特色。

    令贝聿铭更加声名远扬的是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卢浮宫入口处现代主义风格的玻璃金字塔,被公认是贝聿铭的代表作之一,如今与作为世界著名博物馆的卢浮宫一道成为法国首都巴黎的地标景点。

    一生难改“中国气质”

    尽管18岁就远离故土,长期生活在美国,但贝聿铭一直认为,自己骨子里还是中国人。

    晚年,贝聿铭还为自己的老家苏州设计了苏州博物馆新馆,并将其称为“最亲爱的小女儿”。在2006年的开馆庆典上,贝聿铭深情地说:“我是中国人,也是苏州人,希望这个建筑能给苏州,给中国做一点小小的贡献。”

    5月16日,中国驻美大使馆在获悉贝聿铭去世的消息后发表哀悼声明,高度评价了贝聿铭的贡献:“贝老卓越的建筑设计对世界建筑史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作为美籍华人,贝老终身致力于促进中美两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增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其杰作之一,中国驻美国大使馆馆舍堪称东西合璧的典范,彰显了持久友谊和共同未来。我们深切感怀贝老的建筑遺产及对世界的影响。”

    (摘自《南国早报》),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