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眼科 > 屈光不正 > 近视
编号:13521220
古代人近视怎么办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月1日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01
     现代电子设备泛滥,随处可见的屏幕被认为是近视率提高的罪魁祸首之一。那么如果是在没有电子屏幕的古代,还会有人近视吗?

    历史上记载过几位有名的近视眼,其中少时砸缸后来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司马光,就是个近视,他自述“素有眼疾,不能远视”。

    在当时近视也被认为是眼疾的一种,也就按照普通中医的方式一并治疗了。常用的有决明子泡水喝,以及青皮水洗眼。比较激进一点的采用针灸治疗,宋代窦汉卿的《针灸标幽赋》将“光明”作为攒竹穴的别名,记载了它治疗眼疾的功用。

    除了我国,西方也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对近视有了一定的了解。亚里士多德被认为是第一个定义近视的人,他使用了一个词,来形容自己需要拉近距离才能看清东西的眼睛状况。而且那时亚里士多德便发现了近视眼患者的一个规律,就是他们眼球更为突出,这已经基本与现代医学对于普通近视的成因相一致了。

    根据这一发现,亚里士多德认为按压眼睑,能够短暂使视觉成像更接近视网膜,看东西能够更清晰一点。

    古人逐步开始研究外在视力工具,并将其一步步变成了我们现在的眼镜。

    现在普遍认可的第一个眼镜,是在1268年到1300年之间由意大利人发明的。当时还并没有完善的验光技术,因此所谓的眼镜也不过是两片被連在一起的放大镜,甚至连支撑的脚架都没有。

    虽然眼镜早早就有了,但完整的眼镜架却在1752年才被制造出来,由眼镜设计师詹姆斯·艾斯科发明了可以折叠的眼镜脚架,人们才最终抛弃用丝带把眼镜绑脸上的做法。(据《银川晚报》),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眼科 > 屈光不正 > 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