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文摘版》 > 20204
编号:13492823
古人“出家”要“考核”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1日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04
     在中国古代,红尘中人想出家是极其严格的,有一套严格的程序,是很费事的一件事情。

    古人遇到了人生大的波折和挫折,往往会想到“出家”作僧尼,以求“斩断尘思,一了百了”。古人想“出家”,首先要向地方政府部门申请,待政府部门“考核”同意后,给申请者发放一种资格证书——度牒。度牒一般由礼部下设的主管宗教事务的祠部司(明清改称“祠祭司”)发放,所以史书上又把度牒称为“祠部牒”。拥有了度牒,申请者才算是拥有了出家的“资格”。换言之,度牒是政府机构颁发给僧尼以证明其合法身份的凭证,没有度牒,即相当于现代人没有身份证一样。

    历朝历代的度牒形制大同小异。唐代时,度牒多用绫素、锦素、钿轴制成,可以遥想唐僧玄奘当年就是拿着这种度牒踏上西天(天竺国)取经之路的。宋代时,曾流行一段时间纸质度牒。这种度牒不易保管,使用寿命短——沾水便化,于是后来又换成了绫素。

    对于僧侣来说,度牒既是“资格证”又是“身份证”,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持牒人的详细信息,包括法名、俗名、身份(童子、行者、职衔)、籍贯、年龄、所入寺院、所诵经典、师承何人等,还印有祠部司的批文、签署日期、官署名,并盖有官府大印。持有度牒的僧尼,才算是正规的僧尼。僧尼外出时,只有持牒才可以住店、宿庙,否则就会被拒之门外,露宿街头。持牒者还有一个优待,那就是可以免除朝廷的各种赋税、劳役和兵役。

    度牒是僧尼的第二条生命。不但要定期到祠部司“验证”,平时还要谨慎保管,時时防备他人盗用、冒用——毕竟,那时的度牒上还没有持牒人的照片。如果僧尼丢失或损坏了度牒,可由僧尼所在的寺庵及时向祠部司申请补发或更换。

    正因为度牒是古代僧尼的命根子,且拥有“免税”“免役”的优惠,因此政府机构常常出售空名度牒,借以增加财政收入。其性质类同于卖官鬻爵。据史书记载,宋徽宗年间就曾卖过空名度牒,每道度牒售价2200钱,后来居然涨到3万多钱。到了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时,度牒收入已成为地方政府一项重要的财政收入。因为不易取得,所以倍加珍惜。《水浒传》中鲁智深、武松出家后,都是小心谨慎保护度牒的,行游、打尖时,都“缝个锦袋盛了,挂在贴肉胸前”。

    由此可见,古人“出家”绝非一件易事。

    (摘自《神州民俗》), http://www.100md.com(刘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