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文摘版》 > 2021年第11期
编号:242979
为何把先人称为“祖宗”
http://www.100md.com 2024年4月30日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1年第11期
     现在大部分的中国人可能都以为只要是自己的先人都是祖宗。其实,严格讲的话,并非所有的先人都可称为祖宗,祖宗乃是对先人中有功德者的尊称。据《礼记·祭法》记载:“有虞氏黄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对此注释曰:“祖,始也,言为道德之初始,故云祖也。宗,尊也,以有德可尊,故云宗。”由此可见,祖宗乃是指那些有道德的先人。

    另外,《文选·班固》有言:“宏亮洪業,表相祖宗。”东汉学者蔡邕注释曰:“始受命为祖,继中为宗,皆不毁庙之称也。”这里所说的不毁庙,有个背景。在周代时,实行天子七亩制度,即在位天子一般供奉六世祖以下历代先人,但因有功德而有“祖”“宗”庙号的祖先庙世世不毁,这些宗庙不列在七庙常数中,并且数量不预先限定,有多少算多少。例如汉代“世功莫大于高皇帝,德莫盛于孝文皇帝。高皇帝宜为帝者太祖之庙,孝文皇帝宜为帝者太宗之庙”。在这里,祖代表“世功”,宗代表“德行”。简单说,打天下的开国皇帝庙号一般都带个“祖”字,如宋太祖、明太祖等;而守天下比较贤能的皇帝庙号都带个“宗”字,如宋太宗、明宣宗等。因此“祖宗”指的是那些有道德或者有文治武功的皇帝。

    综上所述可见,中国人崇拜祖宗本是崇尚德行、缅怀功绩的意思,其目的大概是对于自己的一种鞭策。

    (据《呼和浩特晚报》),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