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文摘版》 > 2022年第9期
编号:239226
吊脚楼之美
http://www.100md.com 2024年4月30日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2年第9期
     吊脚楼依山而建,掩映在如云的绿树中,它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个创举。

    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的西江千户苗寨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苗寨上游地区是大片的梯田,勤劳智慧的苗族同胞,充分利用地形特点,在半山建造独具特色的吊脚楼,上千户吊脚楼随地形起伏变化,层峦叠嶂,鳞次栉比,蔚为壮观。

    吊脚楼建筑以木质结构为主,一般为三层,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关养家禽与牲畜、储存肥料或用作厕所;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堂屋外侧建有独特的“美人靠”,苗语称“阶息”,主要用于乘凉休息;第三层低矮,主要用于存放谷物、饲料等生活物资。吊脚楼与周围的青山绿水融为一体,是中华上古居民建筑的活化石。

    苗族的木匠修建吊脚楼时,用一根线、一把直尺、一把斧、一把锉子,不用一钉一铆、不要图纸,全凭借记忆结构,在陡悬石壁上立起一座座吊脚楼,使用寿命不低于300年。

    沿石阶而上,走过一个个寨门,坡度较为陡峭。当我走进一家吊脚楼较大的院落,一位老婆婆正戴着老花镜,坐在暖意融融的阳光下绣花,脚边卧着一只雪白的猫,似睡未睡的样子。屋檐下挂满金黄色的玉米,窗前有一串串红色的辣椒,将古色古香的吊脚楼衬托得如一幅油画。

    舒服地倚坐在吊脚楼美人靠上,纳入视线的是群山怀抱着的层层青黑瓦屋顶,屋坡不大,出檐深远,线条流畅。苍茫的暮色渐渐笼上来,有袅袅的炊烟升起,层层叠叠的吊脚楼渐渐在夜幕下隐退,万家灯火次第亮起,灯火阑珊,我们都在不停地按下快门,留下这唯美的夜景。,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