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文摘版》 > 2023年第7期
编号:776360
活用绘本,上好小学心理健康课
http://www.100md.com 2023年7月12日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3年第7期
     陈红

    自苏州市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苏教〔2017〕1号)文件以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学校中日益受到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也被纳入学校教育常规工作。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知识,更多的是需要学生加以内化并提升心理品质。为了将理论知识变成易于小学生接受的语言,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将学生经常阅览的绘本融入其中,帮助学生在理解之后进行自我感悟,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心理品质。

    ● 绘本的定义

    绘本,即用图片来描绘故事的书籍,有的也会配有部分文字,但主体还是以图片为主,重在读者阅读后拥有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感受。

    绘本和普通的图画书有着很大的区别。绘本的图画有着图画语言的功能,即使有些绘本没有配语言文字,读者还是能通过图画本身了解故事内容。同时,它对图画、语言以及两者的组合结构都有着一定的要求和规范。以前日本有一儿童文学出版社的专家松局直先生曾这样来区分绘本与普通图画书:“文字+图画=带插图的书,文字×图画=绘本”。

    绘本具备趣味性、逻辑性的故事情节和展示宽广视野的功能,深受广大儿童喜爱。

    ● 绘本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意义

    1.绘本主题取材广泛,能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不同需求

    目前,在图书市场上,国内外的儿童绘本琳琅满目,题材多元、形式多样。因此,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孩子及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我们可以选取不同的绘本进行使用。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更倾向于纯图片或者文字较少、内容较短的绘本,比如《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猜猜我有多爱你》《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等;当孩子进入中年级之后,他们的逻辑思维慢慢变强,认识的文字也越来越多,这个时候,适合选带有一些故事情节的绘本,比如《爷爷一定有办法》《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生气汤》等;而当学生进入高年级后,学生的独立意识逐步明显,能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更喜欢一些含义深刻、有思考空间的绘本,比如《失落的一角》《一片叶子落下来》《搬过来,搬过去》等。

    对于孩子在发展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我们也可以通过不同的绘本进行辅助教学。比如,关于自我认识的主题,我们可以选取《你很特别》《有个性的羊》等;关于情绪调节的主题,我们可以用《生气汤》《我的情绪小怪兽》等;关于性教育的主题,我们可以选取《小威向前冲》《呀!屁股》等;关于生命的主题,我们可以选取《一片叶子落下来》《也许死亡就像毛毛虫变成蝴蝶》等。

    2.绘本画面感较强,符合小学阶段孩子的认知特点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虽然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的阶段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02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