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伴侣》 > 2012年第12期
编号:1271775
走进人工受精家庭
http://www.100md.com 2016年2月23日 《伴侣》 2012年第12期
     当不孕不育成了全球普遍存在的问题时,生孩子对一些人来说便难若登天。人工授精、试管婴儿这些辅助生殖手段,便成了他们完成生育的技术救赎。这种技术救赎的确带来了希望,但也不难想象它所引发的阵痛。

    荷兰人茱迪丝·耶特林德将她4次失败的人工授精的经历写成了一本畅销书,此书被翻译成17种语言在全球范围发行。书中讲述她噩梦般的磨难:从流产、宫外孕到一次次用细针穿透阴道壁提取成熟卵子的人工授精。

    求子不得的心理压力,让她开始对生育恐慌并且回避一切有关生育的话题。“我想要个孩子”是这本书的名字,也是她最急迫的呼唤。对孩子的渴望始终炙烤着她的内心,简直就像是一种无可救药的绝症。虽然,可以收养孩子,可以丁克到老,但要一个自己的孩子的愿望是如此强烈,那种炼狱般的痛苦简直刻骨铭心!

    “越无法拥有,就越想拥有”

    “以前我凡事求完美,生孩子也不例外,越无法拥有就越想拥有。但怀孕是一件很微妙的事,各方面的状态都要达到平衡才行。我能怀孕,很大程度跟心态的改变有关。”46岁的卓鸣,在6年前经历了两次失败的试管婴儿手术后,自己意外怀孕。她描述成功怀孕的经验在于“心态完全释然了”。

    原本忙碌于事业、对孩子抱着可有可无的心态,但自从39岁知道自己不能生育的那一刻起,特别想要孩子的心情就把她的搅得生活大乱。北京的一次医疗失误,让她失去了一侧的输卵管。手足无措之际,在法籍丈夫的安排下,她先后在法国做了3个手术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8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