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人生与伴侣.综合版》 > 2009年第25期
编号:496776
“神经”画家郭海平:每个精神病人都需要一个伯乐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1月25日 《人生与伴侣》 2009年第25期
     从咖啡馆到精神病院

    2006年1O月10日,带着画笔画架,背着被褥,郭海平拖着一只行李箱,在旁人异样的目光中走进了南京祖堂山精神病院。

    祖堂山精神病院始建于1952年10月,是南京的两所精神病院之一。该院有7个病区,400多个病人。入住精神病院之前,郭海平是一个成功的自由画家和咖啡馆老板,咖啡馆叫“半坡村”,在南京它和“先锋书店”一样,几乎是“文化”和“品位”的代名词,这里也会经常不定期地举办一些先锋影展和文化沙龙。

    郭海平出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在家排行老六,是最小的孩子,他对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的关注,起源于他的哥哥。天资聪慧的哥哥比他大十来岁,性格内敛,身材健壮,原本父母寄托在哥哥身上的希望最大,但因为在南京大学工作的父亲“文革”中被打成“反革命”,这使得哥哥在参军时政审不合格,只得下放到苏北的农村。

    然而哥哥回来时却已经换了一副模样。“那时候我还很小,大概一年级,一天放学回家,突然看见下放当知青的哥哥被人送回家了,两个大汉一左一右押着他,他被用绳子五花大绑,勒在我们家的凳子上。”

    现在谈及当时的情景时,郭海平还是十分动容,也正是那时哥哥的眼神在郭海平心中烙下了深刻的印痕,这也成了后来郭海平对精神病如此关注的隐秘因素。

    1979年5月,少年郭海平进到了工厂里。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比他小两岁的邻居潘登正与一帮同龄人混在一起学艺术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3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