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人生与伴侣.综合版》 > 2017年第10期
编号:1628378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蟾蜍和玉兔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2月2日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7年第10期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蟾蜍和玉兔

     在世人心目中,蟾蜍是丑的代表,天鹅是美的化身。人们常挂在嘴边的那句“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就是这种观念的产物。人们之所以称蟾蜍为“癞蛤蟆”,不仅因为它身材臃肿、长满疙瘩、容颜丑陋,还因为它内有毒腺,是有毒之物,与蛇、蝎、蜈蚣、壁虎合称“五毒”,令人望而生畏。然而,丑陋有毒的蟾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却占有一席之地,其地位不比天鹅低,这是为什么呢?

    月之精灵,嫦娥化蟾

    在古人心目中,地球以外的太空,是神仙的住所,蟾蜍寿可万年,自然也可与神仙为伍,居住在地球以外,它的住所,就是神秘的月宫。月中有蟾蜍之说,起源甚早。我们在汉代的画像石上,经常会看到日月的图像,太阳中站着一只三足鸟,月亮里伏着一只蟾蜍。月亮中的蟾蜍,并非可有可无之物,按汉代流行的阴阳五行观念,月亮乃阴之精,月里的蟾蜍乃阴中之阳,月亮之所以由圆而缺,皆因蟾蜍所食。故《淮南子》曰:“月照天下,食于詹诸(蟾蜍)。”许慎的《说文》也认为:“詹诸,月中蛤蟆,食月。”所以古人常称月亮为蟾、蟾宫等。

    笨手笨脚的蟾蜍怎么会跑到月亮上去?汉代张衡的《灵宪》做出了这样的解释:“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9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