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人生与伴侣.综合版》 > 2017年第12期
编号:1733544
古代“法医”既不能开肠破肚又无高科技手段,如何查清死亡真相?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3日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7年第12期
古代“法医”既不能开肠破肚又无高科技手段,如何查清死亡真相?

     法医验尸是现代司法鉴定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中国古代,虽没“法医”一说,但也有类似干法医这种工作的人——秦代叫“令史”、唐宋时期叫“仵作”……可是,古代“法醫”既不能“开肠破肚”又没有现代高科技手段,如何进行尸检以查清死亡真相?

    最早的“验尸”出现于何时?

    秦简《封诊式》:发现凶杀案“令令史某往诊”

    从古代司法案例来看,正常情况下,即便有犯人的口供,也要求“脏状露脸,理不可疑”。如果涉及死亡案件,古人也会“验尸”。

    现代考古出土文献显示,早在先秦时期,办案时已要求“验尸”。1975年12月,从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一批秦国竹简,其中有《封诊式》竹简98支,这些竹简便是秦国的司法文件,内容涉及案件审判及调查、勘验、查封等多方面。

    “封诊式”三字,指不同的司法行为和执行要求,“封”即查封,“诊”是勘查、检验,“式”就是司法规范;验尸即属于“诊”的一部分。

    这些司法报告,秦代称之为“爰书”。爰书中,便有中国距今年代最久远的“验尸报告”《贼死》。《贼死》的内容是,接到辖区内一起死亡报案后,主管当即“令令史某往诊”。

    此份爰书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4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