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 2020年第5期
编号:1619675
“火星叔叔”:邀你拥抱星辰大海
http://www.100md.com 2020年6月8日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20年第5期
月壤,永春,新视野
     孙乐琪

    2020年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50年前的这一天,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太空的序幕。

    今年,中国人探索太空的步伐,将迈向火星,我国将首次执行火星探测任务。这令被孩子们称为“火星叔叔”的郑永春满怀期待。这位首位获得卡尔·萨根奖的中国科学家,除了科学研究,做得最多的就是太空科普。

    1968年,人类首次绕月飞行,阿波罗8号飞船上,航天员威廉·安德斯拍下了一张照片——黑色锦缎般的太空中,蔚蓝的地球正从月球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1990年,从地球出发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已在深空中飞行了13年。在行星科学家卡尔·萨根的建议下,旅行者1号调转镜头,回望太阳系,拍下了太阳系有史以来的第一张全家福。照片中,地球只是一个暗淡的蓝点儿,渺小得像一粒微尘。

    这两张照片,经常出现在郑永春的科普报告中。“地球,既是宇宙中‘微不足道的存在,又是承载全人类所有悲欢离合的唯一家园。”郑永春说,虽知渺小,却仍能迈出探索远方的脚步,这正是人类的勇敢之处。

    胸怀宇宙,这是郑永春的世界观,也是他希望能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的梦想。

    模拟月壤,为登月铺路

    月球背面,日照更新。

    4月16日、17日,“玉兔二号”月球车和嫦娥四号着陆器在“安睡”一个月夜后,分别受光照自主唤醒,进入第十七月昼工作期。

    月壤之上, “玉兔二号”,向着西北方向,平稳前行,继续探测。

    玉兔的平稳,就有郑永春的努力。

    本科,西南农业大学环境保护专业;研究生,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地球化学专业;后来,开始研究月球、火星,在国家天文台研究天文15年;还在香港高校的数学系里待了三年……郑永春笑称自己“学得很杂”。

    杂乱之中,也有逻辑相系。这逻辑的起点,是一颗探寻未知世界的梦想之心。

    郑永春,出生在浙江绍兴的一个小山村。小时候,他的学校门口有一张中国地图,一张世界地图,他经常瞅着地图发呆,原来外面的世界那么大。这两张地图,勾起郑永春对远方的向往,这也是他梦想的起点。

    2000年,郑永春考上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的研究生,师从王世杰、李春来和欧阳自远。当时,欧阳自远还不是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探月工程,也只停留在一份科研报告上。

    一天,欧阳自远请学生们吃饭,说起了月球。“你们谁愿意研究月球?”郑永春举起了手。“当时月球很冷门,大家都有顾虑,因为研究月球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53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