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 2024年第1期
编号:788522
浅论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http://www.100md.com 2024年3月5日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24年第1期
     魏源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跨越地域、文化和语言等多个维度的民族认同意识,是不同民族之间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基础。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如何构建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特殊的指导意义。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出发,考察问题的历史性、地域性、实践性,尝试探讨如何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一)原始社会中的共同体意识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下实现。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入手。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十分久远,最早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在史前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已经开始孕育,这些文化的主人……是中国境内绝大部分民族最早的祖先群体。”在原始社会阶段,中华民族的先民生活在封闭的自然环境中,在生产力和生产工具低下的前提条件下,他们只能依靠狩猎、采集和渔猎为生,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部落共同体。在这种共同体中,人们相互依存、共同生活,形成了初级的群体认同和归属感。自然环境的挑战和生存压力促使原始社会中的人们意识到,只有通过协作和团结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共同面对困境和风险,进一步巩固共同体意识。同时,在长期的部落共同体生活中,各部落逐渐形成独特的传统、习俗和图腾在原始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用以传递知识、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等。这些传统强调集体利益、共同目标和互助合作,推动了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唯物史观认为,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人类的物质需求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反映了人类追求共同利益和团结合作的根本需求。

    (二)封建社会中的民族冲突与认同

    封建社会依靠土地所有权和农业生产形成了中国千年的农业文明。封建领主通过土地控制和租佃关系使农民与土地紧密联系,为共同体意识奠定基础。为维护统治地位,封建领主制定了社会等级和政治制度,如宗法制、郡县制、统一文字和宗教信仰等,凝聚不同阶层,维持社会秩序。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天下大同”的观念,这种大同思想观念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集体意识,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奠定重要基础,并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中。

    随着古代中国农耕技术的进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21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