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哥——车轮上的文化
出租车被誉为城市的“移动名片”,由于各国经济文化环境的差异,不同国家的的哥也就体现出了不同的个性特色。德国的哥两成是硕士
在德国有种说法,即最爱谈政治的人有两种,一是政治家,二是出租车司机。德国有很多“专家型”的哥,慕尼黑有个叫本尼的的哥熟悉德国汽车发展史,能非常专业地对比中国某款汽车和宝马的异同之处;有些的哥会给你大侃“移民现状”;有的还能对毛泽东和新中国的历程发表高见,观点让人刮目相看。德国的哥何以这样“厉害”?出租车协会的调查显示,德国的哥竟有两成是硕士毕业。这是因为现在多数大学生都是本硕连读,硕士生在德国并不稀奇。再加上近年德国失业率很高,很多应届生找不到工作,便把司机当作了职业起点。
法国的哥牛气冲天
法国司机日子过得很快活,以巴黎为例,虽然收费昂贵,但出租车总是供不应求,空载率很低。招手即停?休想!到总台预约去吧!
和中国的哥不同,巴黎的哥还有着五花八门的拒载权,可拒载宠物或醉汉,可拒载可能影响卫生的物品,甚至可拒绝为葬礼拉活儿……这都是拜势力强大的出租车行业工会所赐。
日本流行“的爷”
中国人习惯把的士司机叫“的哥”,这个称呼到了日本恐怕得换换了,因为在那里开车的多是年纪一大把的大叔、大爷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1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