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父母看病,做好三件事
什么情况下该带父母去医院做检查?带父母就医该做哪些准备?相信不少人有这样的疑问。陪父母看病要了解三件事:
1.别把疾病当成老化。老人家身上的许多症状有些是正常老化,例如视力减退、听力退化;有些是疾病却被误认为是老化,例如认知障碍(经常忘东忘西,子女认为老了本来就会记忆力不好);有时症状表现很不典型,例如老人的感染症常常没有典型的发烧,而是胃口不好、活动力不佳。
尤其是有情绪障碍的老人,往往以身体症状表现,像是沮丧、行动缓慢、食欲差、常卧床、头痛、胸闷、疲惫等,很可能是老人忧郁症,一般人多认为这是正常的老化,或以为是本来的内科疾病引起的。对老人来说,很多内外科的疾病会让脑部某些区域或回路缺损,脑部会有较多病变,一旦忽略早期预警,容易延误就医治疗。
当父母出现不舒服的症状时,子女可记下各种症状出现的时间与频率,然后带着目前爸妈服用的药物去就诊;如果还是不太舒服,可提早复诊。老人家的病情说变就变,不能等。更重要的是,一旦老人家出现三种状况:昏(意识不清)、痛(急性疼痛)、喘(呼吸急促),要立刻送急诊。
2.陪父母看病别抢着说话。除非是身体功能不错、只有一些小毛病的老人,可让他们去自行就医,否则,建议子女(或主要照顾者)最好能陪同看病协助表达,让医生有充分的信息确认诊断。
很多时候,家人以为医生看病时间短促,担心老人家讲不清楚、讲不完,所以急着帮腔,这会让老人家变得无法表达。其实这是医生的责任,有没有好的问诊技巧很重要。老人希望被尊重,医生只要技巧得当,放慢讲话速度,声音别太尖锐,就可以慢慢问出老人家的想法。如果陪同的家属过于强势,或讲得跟老人家不太一致,有经验的医生会分开问,请家属先出去。例如忧郁症老人,也许老人家想表达些想法,家属在旁让他不想说。有些老人家有被迫害幻想或认知障碍,不能只靠病人主诉,需要照顾者陪同,对确诊很有帮助。
3.陪诊最好带齐服用的药物名单。许多医生指出,子女带父母就医时,最好能把父母目前使用的药物、药单或其他医生诊断说明带上,以使看病更有效率。
摘自《 生命时报》, 百拇医药(戴琳琳)
1.别把疾病当成老化。老人家身上的许多症状有些是正常老化,例如视力减退、听力退化;有些是疾病却被误认为是老化,例如认知障碍(经常忘东忘西,子女认为老了本来就会记忆力不好);有时症状表现很不典型,例如老人的感染症常常没有典型的发烧,而是胃口不好、活动力不佳。
尤其是有情绪障碍的老人,往往以身体症状表现,像是沮丧、行动缓慢、食欲差、常卧床、头痛、胸闷、疲惫等,很可能是老人忧郁症,一般人多认为这是正常的老化,或以为是本来的内科疾病引起的。对老人来说,很多内外科的疾病会让脑部某些区域或回路缺损,脑部会有较多病变,一旦忽略早期预警,容易延误就医治疗。
当父母出现不舒服的症状时,子女可记下各种症状出现的时间与频率,然后带着目前爸妈服用的药物去就诊;如果还是不太舒服,可提早复诊。老人家的病情说变就变,不能等。更重要的是,一旦老人家出现三种状况:昏(意识不清)、痛(急性疼痛)、喘(呼吸急促),要立刻送急诊。
2.陪父母看病别抢着说话。除非是身体功能不错、只有一些小毛病的老人,可让他们去自行就医,否则,建议子女(或主要照顾者)最好能陪同看病协助表达,让医生有充分的信息确认诊断。
很多时候,家人以为医生看病时间短促,担心老人家讲不清楚、讲不完,所以急着帮腔,这会让老人家变得无法表达。其实这是医生的责任,有没有好的问诊技巧很重要。老人希望被尊重,医生只要技巧得当,放慢讲话速度,声音别太尖锐,就可以慢慢问出老人家的想法。如果陪同的家属过于强势,或讲得跟老人家不太一致,有经验的医生会分开问,请家属先出去。例如忧郁症老人,也许老人家想表达些想法,家属在旁让他不想说。有些老人家有被迫害幻想或认知障碍,不能只靠病人主诉,需要照顾者陪同,对确诊很有帮助。
3.陪诊最好带齐服用的药物名单。许多医生指出,子女带父母就医时,最好能把父母目前使用的药物、药单或其他医生诊断说明带上,以使看病更有效率。
摘自《 生命时报》, 百拇医药(戴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