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 20202
编号:13510066
追“光”路上的“80后”院士
http://www.100md.com 2020年2月1日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202
    

    从2G、3G、4G到5G,高速发展的互联网让人们享受到信息社会的便利。但很少有人知道,高速运行的互联网背后,离不开赵梓森院士的发明。如果没有他当年发明石英玻璃,没有他制造出的第一根实用光纤,就不会有光导纤维这种“玻璃丝”架起的“信息桥梁”,更不会有今天的互联网和通信网络。

    赵梓森在中国通信发展史上留下了极为重要的足迹,他被誉为“中国光纤之父”。但和他的赫赫功绩相比,这位院士显得异常低调,他常说,自己就是“玩玻璃丝”的人,这辈子最高兴的事,就是人们能用中国的光纤打电话。

    在厕所旁研制光纤

    1932年,赵梓森出生在上海卢湾区的一个制衣作坊家庭。他从小爱玩,兴趣广泛,不过,他不喜欢死记硬背。但凡需要背诵的英语、历史、地理他统统不及格,唯独喜欢数理化和捣鼓小制作。

    有一次,他看到别人有玩具飞机,回去后琢磨来琢磨去,硬是使出浑身解数做了一个模型飞机。巧的是,当时上海正组织学生模型飞机比赛,赵梓森就拿着这个作品去参赛,没想到还得了名次,受到了上海市长的亲自颁奖。然而,因为偏科太严重,他只上了一个很差的高中,后来勉强考进了农学院。进大学一年后,赵梓森就发现所学的科目都需要背诵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2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