蹄筋里的中国味觉密码
寒风接连呼啸几日,一场初雪昭示着冬天的正式到来。日头尽了,走在路上冻得手脚发麻,若说笑一会儿,便觉得大门牙都要被风吹倒了。这种时候就想一头扎进路边的小馆子里,吃扎实的、冒着热气、一大锅肥腴的肉。最好是挂着清亮的酱红色,端上桌微微颤着,入口有油脂爆开的感觉的大肥肉。
连汤带肉浇在米饭上,哥几个谁也顾不上講话,低头猛往嘴里扒。这么一顿下来,热量爆表,暖心暖胃,才算真正舒坦了。
身为成熟理智的成年人,暴食大肥肉毕竟有所顾虑。但如果是为了避开又干又柴的瘦肉,省下边吃边塞牙的麻烦,转而追求柔韧软糯、入口即化的口感,大肥肉自有它的绝佳替代品——蹄筋。
1
蹄筋是从牲畜的前后蹄中抽出来的筋,白生生,挂着油脂和筋膜,充满韧劲儿的一大条。但不论猪、牛、羊的蹄筋,都不是日常餐桌上出现频率很高的食材。
对大部分人而言,最容易碰见蹄筋的菜是“筋头巴脑”。
棕褐色的牛肉炖煮得软烂入味,肉筋上偶尔还夹杂着一丝小脆骨,长条的牛板筋吸收了汤汁,韧度高而不柴。但这还都不是“筋头巴脑”的灵魂,继续翻找,几筷子下去,一定会夹起一块挂着肉汁、光亮油润又颤巍巍的半透明状物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7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