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食品与健康》 > 2006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1185096
食文化是个大文化圈
http://www.100md.com 2006年9月1日 《食品与健康》2006年第9期
    食文化涉及到材料(生物、农业)、工艺(物理、化学)、卫生(生理、营养)、品位(心理、美学)、社会(信仰、礼俗)、精神成果(哲学、文学)等众多学科。这些都需要以《文化人类学》作为学科归属。而《文化人类学》也需要食文化学作为学科内容之一。

    《文化人类学》起于西方,只有它是较为广泛地横跨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广大学科,它的比较的研究方法也是应该为今所借鉴的。但是,源自西方的《文化人类学》又有它本身的局限性。高成鸢先生说,“中国先哲强调‘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食色,性也’,不仅把它们置于最高地位,甚至将饮食置于生育之先之上,这是绝对正确的,没有个性生命,何来群体生命?然而遍阅文化人类(学)书籍,谈论的重点,连篇累牍都是婚姻家庭,都关乎群体生命,就是对于保证个体生命的饮食避而不谈……对比中国文化,它仍偏于‘男女’文化,如巴黎香水即是象征……《文化人类学》中的饮食空白,等待着中国人填补”。

    《文化人类学》认为,文化的内涵包括物质文化或技术文化,社群文化或伦理文化,精神文化或表达文化,其源自英国哲学家的一句名言:“人类自古以来有三个敌人,其一是自然(nature),其二是他人(other people),其三是自我(ego)。”此三类文化被称为可观察的文化(observable culture)。但它们欠缺较深层次和动态的部分。为了调和此三类文化不致于互相矛盾,还需要一种文化的文法即法则或逻辑,用以整合此三类可观察文化为一种体系,此即不可观察的文化(unobservable culture)。此种文化法则在一个民族中从母亲怀着胎儿时就开始“谱入”,所以它经常是下意识存在,却又无时无刻不在统合支配人的行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47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