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食品与健康》 > 2010年第2期
编号:11915996
饺子在中国餐饮文化中的地位与价值(2)

     吃再好的副食。都不算吃了“饭”,因为副食的功能是“伴”着主食吃的。主食是养,副食是益、助、充,起辅助作用。

    三、民族文化的交流促进了蒸煮食文化的发展,也催生了主副食合一的食品

    一般而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饮食习俗,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受到了不可见文化的制约与整合所形成的这种民族特点,比起其他民族特点来,保持的时间还要长久些。但是任何事物都处在不断发展之中,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唐代中原饮食习惯的变化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唐朝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次民族大融合,虽然使一些少数民族汇聚在汉族的族号之下,但是汉族的传统文化也得到了一定的改造,这样的发展过程为中原地方充分吸收各民族饮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创造了条件。唐代引入外来饮食最多的是胡食。“胡食”出自汉代人的一种说法,指在当时自西域或更远地区传入中原的食品。民族文化的交流,对于中国食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学者们在研究中西文化交流时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948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1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食品与健康》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