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食品与健康》 > 2015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2574828
暑季养生攻略
http://www.100md.com 2015年7月1日 食品与健康2015年第7期
暑季养生攻略

     七月份中有两个节气:小暑和大暑。

    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是公历每年7月7日或8日。小暑为小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时当小暑之季,气候炎热,人易感心烦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养护和锻炼时,应按五脏主时来养生。夏季为心所主,要顾护心阳,平心静气,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养阳”之原则。中医养生主张一个“平”字,即在任何情况之下不可有过激之处,如喜过则伤心,心伤则心跳神荡,精神涣散,思想不能集中等。故小暑养生重点突出“心静”,心静自然凉。

    小暑后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大暑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阳气最盛的时节。养生保健中有“冬病夏治”的说法,故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痹证等阳虚症,是最佳的治疗时机。有上述慢性病的朋友,在夏季养生中尤其应该细心调养,重点防治。

    下面从饮食运动方面介绍一下小暑大暑时节具体的养生方法,供大家参考。

    饮食宜进补家禽

    冬补三九,夏补三伏。家禽肉的营养成分主要是蛋白质,相对于畜肉而言,是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

    家禽类的食物,最常见的就是鸡肉。民间有一传统的进补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鸡。除了鸡肉,鸭子也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禽。中医认为,因鸭子常年在水中生活,其性偏凉,有滋五脏之阳、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功效。尤其是经过一个冬春的老鸭,骨骼更健壮,肌肉更丰满。《名医别录》中称鸭肉为“妙药”和滋补上品,民间亦有“大暑老鸭胜补药”的说法。老鸭炖食时可加入莲藕、冬瓜等蔬菜煲汤食用,能补虚损、消暑滋阳;加配芡实、薏苡仁同炖汤,滋阳效果更佳,能健脾化湿、增进食欲。另外,鸽肉也是不错的选择,其性平,具有补肝肾、益气血、祛风解毒的功效,可气血双补,还有安神的作用,特别适合脑力劳动者、神经衰弱者进补。

    吃姜暖胃增食欲

    俗语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吃姜有助于驱除体内寒气,大家可以尝试一下子姜炒牛肉、子姜炒木耳等菜式。不过,吃姜的时间也有讲究,最好选择早晨吃。因为,人在清晨之时,胃中之气有待升发,吃点姜可健脾温胃,鼓舞阳气升腾。

    所谓“天生万物以养民”。除了吃姜,小暑大暑期间,还应该多吃丝瓜、西兰花和茄子等当季蔬菜。大暑天气酷热,出汗多,脾胃活动相对较差。这时人会感觉比较累和食欲不振。山药有补脾健胃、益气补肾作用。多吃山药等益气养阴的食品,可以促进消化,改善腰膝酸软,使人感到精力旺盛。

    度暑粥补气消暑

    由于夏令气候炎热,易伤津耗气,因此常可选用药粥滋补身体。著名医家李时珍尤其推崇药粥养生,他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也。”药粥对老年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者都是适宜的。药粥虽说对人体有益,也不可通用,要根据每人的不同体质、疾病,选用适当的药物配制成粥方,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在大暑节气,典型的“度暑粥”可以选择绿豆百合粥、西瓜翠衣粥、薏米小豆粥,这些都具有补气清暑、健脾养胃的功效,可以帮助您安度盛夏。

    运动宜慢不宜快

    小暑大暑前后,温度相对较高,加之天气往往闷热、潮湿,人体感觉不舒服,即使大汗淋漓也解不了困热,反而更容易中暑。因此,暑季养生首先要避开在闷热天气下的过度劳动,尽量少出门,少活动。为了让体内的湿气散发出来,尽量在早晚温度较低的时候进行散步等强度适中的运动。

    有慢性病史的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在小暑大暑期间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在盛夏高温中健身要避免体力消耗过大的运动项目,如快跑、器械运动等。

    对于年轻人而言,游泳是夏天锻炼身体的首选运动项目。游泳锻炼使人能充分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使体内组织细胞新陈代谢旺盛,对防治慢性支气管炎、改善肺气肿有良效。游泳还能提高心血管系统功能,增强心脏功能,减少代谢废物在血管壁上的沉积。但即便如此,游泳的时间还是有讲究的,最好选在早上或晚上,且不宜在饭后一小时内进行,游泳前还必须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以避免发生抽筋和感冒。

    民间还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说法。暑季气温高、湿度大,久置露天里的木料,如椅凳等,经过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在上面坐久了,会诱发风湿和关节炎等疾病。所以,尤其是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不能长时间坐在露天放置的木椅或木凳上。 (逸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