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食品与健康》 > 2015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2571118
一碗嘎巴菜聚书友
http://www.100md.com 2015年9月1日 《食品与健康》2015年第9期
一碗嘎巴菜聚书友

     2015年5月23至25日,第十三届全国读书年会在天津举办,各地文化名流、民刊主编相聚海河畔畅叙书情。事先几日,我对成都作家朱晓剑说,此番来津一定请你尝尝唯津门独有的早餐“嘎巴菜”。晓剑没到过津城,他很好奇,马上在网上检索到小文传我闲览。殊不知,此文正采自我的专著《天津卫美食》一书。也好,算是他先预热。

    如今普遍称呼的“锅巴菜”,老天津人俗称嘎巴菜,它亦饭、亦菜、亦汤,堪称一绝。关于锅巴菜的历史渊源,早在清康熙年间蒲松龄的《煎饼赋》里就可见一二。老山东的煎饼常用小米面摊成,文中提到:“更有层层卷折,断以厨刀,纵横历乱,绝似冷淘,汤合盐豉,末剉兰椒,鼎中水沸,零落金绦”,如此形象地比喻了烹制锅巴菜卤以及卤中煎饼条的情状。煎饼传入天津后经过改良,面浆改以绿豆面为主,并佐入一些调料。其实,山东、河北民间一直有用汤水泡煎饼吃的习俗,在天津,一些穷苦人就地取材炮制类似饭食,挑着挑子沿街吆喝卖,也算营生。逐渐,小商贩结合天津人吃饭口味重的习惯,将汤水变为更有滋味的卤,锅巴菜自此成为左右逢源的小吃。

    5月24日清晨,我到年会代表下榻的酒店大堂迎候大家,没想到朱晓剑已站在门口等我,貌似馋涎欲滴的样子。我们又约上“江南才子”王稼句先生等好友,八人一行到鼓楼南街口的一家老字号去品味。说实话,为尽地主之谊,关于这一餐到哪吃,我是颇费思量的。当然,有些小街边胡同里的锅巴菜绝不逊于几家名字号,但考虑所谓“城市形象”及路途问题,最终选择了距酒店不远的这一家。

    落座,锅巴菜、浓豆浆每人各一碗,油条、烧饼点缀。见众人急急下箸,我则不紧不慢地看着大家吃。著名文化学者王稼句来自苏州,他几乎跑遍中国,可谓吃遍南北东西。他说来过天津多次,却始终没得机会吃上一次锅巴菜,今天也算如愿以偿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74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