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与柿的故事
柿子,图,残,图,削书刀,书归正传,说完了,图,事(柿)事如意,楮树
甲午初冬,学生盛情邀请老朽与学者罗兄去承德旅游。路过蓟县,车在蜿蜒的山路中爬行,看着车窗外的山景,感受到了“断崖横路水潺潺,路到山根又返山。眼看幽峰云雾起,转眼身在白云间”的诗情画意。不过并没有古人的“自古逢秋悲寂寥”的沮丧心情,因为余看见了山中树上挂着的一个个小红灯笼。学生告诉我,那是山民们没有收获尽的柿子。蓟县盛产柿子,而且喜欢冬日或夏日(冷藏)吃带冰碴的柿子。
在青松岭用餐时,师生间聊起了家常。有学生请教道,他在读《晋书》时,记有王濬伐吴之役时,修造战舰攻打成都,所造战舰“木 (音fèi)蔽江而下”。这船舰下水“往江中投柿子”的所为,是不是相当于我们现代的新船下水喷啤酒的仪式呀?余笑答曰:“此 非彼柿也。”
“柿”与“ ”字是极易弄混的两个字。此二字部首相同,音符也差不多,但仔细分辨却有不同。前者右部为市场的市,横上为一点;后者右部与“肺”字右边相同,字形是上下相连的一竖,读“fèi”。“ ”的原意是指从木头上砍削下来的木片或树皮。《晋书》上的“木 蔽江而下”说的是王濬造船时砍下的木片很多,顺江而下,好像遮盖了江水,而不是往江中扔柿子。这个“ ”字,我们在近年出版的词书中已然查不到它了,但是在1915年出版的《辞源》中,还可以查到它。其词条曰:“ 与 同。削木片也。右从 ,与果名俗从市井之市者不同。”
有意思的是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6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