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犁新雨破春耕
阳春三月春耕忙。据考古资料显示,我国的农业生产早在七八千年前就已很发达。对古人而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除了是事关温饱的大事,在精神层面也有重要意义。特别是春耕,不只农忙那么简单。
东汉刘熙所著的《释名》是一本专门探求事物得名缘由的经典大作。在这本辞书中,春被解释为“蠢也。”“蠢”字造得颇有意思,春下有两只小虫子,蠢蠢欲动。让人不禁想到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春天阳气开始升发,人们虽还不能感受到春回大地的暖意,但蛰伏在地底冬眠的虫子们,已经随着地温渐暖开始苏醒活动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而春耕的准备工作则是在凛冬的小寒时节就开始了。古人在置办年货准备过年之余,要载腊八冰沤水沤肥(腊七夜里冻一块冰,然后腊八一早把这个冰放在沤肥堆上)、清点种子、准备农资。待到春日载阳,农人们便需照着二十四节气一刻不停歇地忙碌起来。
短小精练、实用具体的农家谚语催促着我们快马加鞭:先是“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的工作启动提示;然后是“惊蛰一犁土,春分地如筛”的耕地时间指示;接下来是“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下种、谷雨栽秧”的播种、插秧任务下达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6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