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疟“战争”(下篇)“中国的礼物”青蒿素
两千多年前的一个春天,一群来自周都镐京的贵族兴致勃勃地去郊游。广阔的原野上,春光明媚,惠风和畅,遍地是青色的蒿草,鹿儿悠闲地吃草……面对此情此景,一位诗人诗兴大发,他让众人打着拍子,随口吟唱出了一支小调: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两千多年过去了,这首名为《鹿鸣》的歌谣被人们代代吟咏,流传至今。当年创作它的人不会想到,他写下的这首诗歌,把一个人、一株植物以及一种疾病联系在了一起。“523”项目
1965年,胡志明亲赴北京向毛主席寻求援助,其中一个请求就是“支援抗疟药物”。曾在中央苏区染过疟疾的毛主席深知其害:新中国成立前,全国有七成以上的县,约3.5亿人口受到疟疾威胁,每年疟疾感染人数超过3 000万,就连驻守云南的解放军部队也时有疟疾流行。深思熟虑之下,毛主席回答说:“解决你们的问题,也是解决我们的问题。”之后,毛主席亲自布置了研发抗疟新药的军工任务。在这一背景下,“523” 疟疾防治药物研究项目于1967年启动了。
然而,5年过去了,该研究西医方向化学合成组迟迟未能取得进展,中医方向的针灸小组也被证实无法有效治疗疟疾,中药组虽然发现了鹰爪、常山等重点中药,但它们有的毒性太大,有的有效成分太低,都不具备研究价值,抗疟中药的筛选工作遭遇瓶颈。此时,一位女科学家屠呦呦参与到了“523”项目中。屠呦呦1930年生于宁波,她的名字是父亲从《诗经》中取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蒿”,父亲希望女儿能像小鹿一样自由快乐。屠呦呦的父亲或许不知道,女儿的一生将注定与青蒿结下不解之缘。
1969年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7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