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要素打造宝宝关怀力
如果爸妈的爱一味“无私”,如果宝宝从小对自己所受到的关爱视为理所当然,不懂得回报,不会付出,长大后,很容易变成以自我为中心、爱享乐、过度在乎自己权利的人。
抗压性低、受挫性低、稳定度低、重视物质享受及个人权益优先于群体权益,这几乎是存在于全世界年轻人身上的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美国华盛顿家庭与学校协会创办人暨会长Dorothy Rich博士,有感于此,分析归纳出11项与价值观、态度和行为有关的大能力。她认为这些能力是儿童通往成功之道必备的要件。
培养关怀力3要素
在这11项大能力中,关怀力本来是最值得父母在宝宝幼年期尽早开始培养的,却又容易被忽略。培养关怀力,爸妈要善用宝宝在幼儿期的发展特性,把握3个要素。
要素1:信任
孩子关怀力根源于父母与孩子在早年生活中所建立的信任感。父母对婴儿提供高品质的照顾,宝宝哭了、肚子饿了、尿布湿了或是太过疲倦,父母会帮助宝宝、满足他的需要。当宝宝知道他可以仰赖父母,得到良好的照顾时,会对父母产生信任,有安全感,也能体会被疼爱的感受。这一连串情感的发展都是奠定他日后与人和睦相处的原动力。
, 百拇医药
要素2:一致性
年幼的宝宝,特别需要父母在教导时保持一致性,让宝宝能够建立一个可以预期的世界。父母若能在教育孩子时,总是给予相同的指导和说明,孩子会觉得很有安全感,勇于探索新世界,尝试新事物,也容易对别人产生好感。相反,如果父母的要求和规定常常是朝令夕改,不能一致,宝宝会感到很困惑,不知该如何做才能达到父母的期望,不但会缺乏自信,也不容易亲近别人。
要素3:正向教导
研究发现,体罚会减低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对改善儿童不良行为并没有多少帮助。体罚并没有让孩子学到如何自我控制。当儿童受到体罚时,生理上的疼痛让儿童对成人生气,也同时觉得很羞愧。儿童惟有在正向及一致性的教导下,才能学会同理别人,表现关爱。
关怀从日常生活开始
有了前面的3个要素奠定基础,爸妈还可以在许多大大小小的臼常生活中,把“关怀”做出来。
, 百拇医药
1、爸妈言行合一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一举一动都是他学习的对象。父母在平日能关怀周围的亲朋好友,将关心化为具体的行动,孩子就会有机会观察学习。比如:经常探望及打电话问候长辈,主动帮熟悉的老人提东西。爸妈对于负面的行为则要十分小心,避免给宝宝造成反面教导。例如:父母在朋友面前赞美他,却在事后批评这位朋友的言行,这样的行为会让宝宝觉得不必真诚待人。
2、给宝宝关爱机会
即使在忙碌的生活里,也要制造机会让孩子去关怀或帮助别人。例如,让孩子帮忙提东西,做简单的家务。研究发现,儿童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他会觉得很快乐,并增强自信心,这样的儿童日后的社会性发展较好,情商也较高。
3、了解别人的需要
让宝宝学会关怀他人,就要教他们了解别人的需要。当孩子了解原因时,他会很乐意遵循成人的指示去执行。例如:妈妈告诉宝宝,爸爸头痛,觉得不舒服,我们大声说话或是把电视声音开得太大,会使他的头更痛。如果我们把声音放低,爸爸可以好好地休息,他的头痛很快就会好了。这时宝宝一般都乐意接受妈妈的提议,慢慢地学会关心他人。
14、肯定宝宝行为
当孩子主动关怀或协助他人时,父母应适时鼓励孩子做得很好。例如,妈妈在沙发上睡着了,宝宝拿小毯子给妈妈盖上,爸爸看了,可以鼓励他说,“宝宝对妈妈真好,知道帮妈妈盖毯子,这样妈妈才不会感冒,真是好宝宝。”如果宝宝没意识到要给妈妈盖毯子,爸爸可以启发宝宝“妈妈睡着了,我们帮他盖毯子好不好?”宝宝照爸爸的话做了,爸爸也要肯定宝宝。
不要以为“关怀别人”是老生常谈,在讲究团队合作的今天,学会关怀,不仅能让自己心胸更开阔,同时也能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拥有更好的做人做事能力。, http://www.100md.com(佚名)
抗压性低、受挫性低、稳定度低、重视物质享受及个人权益优先于群体权益,这几乎是存在于全世界年轻人身上的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美国华盛顿家庭与学校协会创办人暨会长Dorothy Rich博士,有感于此,分析归纳出11项与价值观、态度和行为有关的大能力。她认为这些能力是儿童通往成功之道必备的要件。
培养关怀力3要素
在这11项大能力中,关怀力本来是最值得父母在宝宝幼年期尽早开始培养的,却又容易被忽略。培养关怀力,爸妈要善用宝宝在幼儿期的发展特性,把握3个要素。
要素1:信任
孩子关怀力根源于父母与孩子在早年生活中所建立的信任感。父母对婴儿提供高品质的照顾,宝宝哭了、肚子饿了、尿布湿了或是太过疲倦,父母会帮助宝宝、满足他的需要。当宝宝知道他可以仰赖父母,得到良好的照顾时,会对父母产生信任,有安全感,也能体会被疼爱的感受。这一连串情感的发展都是奠定他日后与人和睦相处的原动力。
, 百拇医药
要素2:一致性
年幼的宝宝,特别需要父母在教导时保持一致性,让宝宝能够建立一个可以预期的世界。父母若能在教育孩子时,总是给予相同的指导和说明,孩子会觉得很有安全感,勇于探索新世界,尝试新事物,也容易对别人产生好感。相反,如果父母的要求和规定常常是朝令夕改,不能一致,宝宝会感到很困惑,不知该如何做才能达到父母的期望,不但会缺乏自信,也不容易亲近别人。
要素3:正向教导
研究发现,体罚会减低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对改善儿童不良行为并没有多少帮助。体罚并没有让孩子学到如何自我控制。当儿童受到体罚时,生理上的疼痛让儿童对成人生气,也同时觉得很羞愧。儿童惟有在正向及一致性的教导下,才能学会同理别人,表现关爱。
关怀从日常生活开始
有了前面的3个要素奠定基础,爸妈还可以在许多大大小小的臼常生活中,把“关怀”做出来。
, 百拇医药
1、爸妈言行合一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一举一动都是他学习的对象。父母在平日能关怀周围的亲朋好友,将关心化为具体的行动,孩子就会有机会观察学习。比如:经常探望及打电话问候长辈,主动帮熟悉的老人提东西。爸妈对于负面的行为则要十分小心,避免给宝宝造成反面教导。例如:父母在朋友面前赞美他,却在事后批评这位朋友的言行,这样的行为会让宝宝觉得不必真诚待人。
2、给宝宝关爱机会
即使在忙碌的生活里,也要制造机会让孩子去关怀或帮助别人。例如,让孩子帮忙提东西,做简单的家务。研究发现,儿童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他会觉得很快乐,并增强自信心,这样的儿童日后的社会性发展较好,情商也较高。
3、了解别人的需要
让宝宝学会关怀他人,就要教他们了解别人的需要。当孩子了解原因时,他会很乐意遵循成人的指示去执行。例如:妈妈告诉宝宝,爸爸头痛,觉得不舒服,我们大声说话或是把电视声音开得太大,会使他的头更痛。如果我们把声音放低,爸爸可以好好地休息,他的头痛很快就会好了。这时宝宝一般都乐意接受妈妈的提议,慢慢地学会关心他人。
14、肯定宝宝行为
当孩子主动关怀或协助他人时,父母应适时鼓励孩子做得很好。例如,妈妈在沙发上睡着了,宝宝拿小毯子给妈妈盖上,爸爸看了,可以鼓励他说,“宝宝对妈妈真好,知道帮妈妈盖毯子,这样妈妈才不会感冒,真是好宝宝。”如果宝宝没意识到要给妈妈盖毯子,爸爸可以启发宝宝“妈妈睡着了,我们帮他盖毯子好不好?”宝宝照爸爸的话做了,爸爸也要肯定宝宝。
不要以为“关怀别人”是老生常谈,在讲究团队合作的今天,学会关怀,不仅能让自己心胸更开阔,同时也能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拥有更好的做人做事能力。, http://www.100md.com(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