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儿童心理认知发展的5个小秘密
作者简介:陈开颜,天津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心理学硕士,国家人事部高级心理保健师。主要研究方向:儿童发展心理学,婴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家长教育的研究,并创办微信公众号kygongzuoshi,推广家长教育的思想和育儿理念,提升家长对亲子教育的学习和反思能力。
从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来看,学龄儿童的脑重量已逐渐接近成人水平。随着大脑皮层的生长发育,其神经的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逐渐走向平衡,觉醒时间逐渐延长,睡眠时间缩短,儿童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学习活动。那么,学龄儿童的心理和认知发展都有哪些特点呢?
Secret1:注意
1.学龄儿童的注意还不稳定、不持久,难于长时间地注意同一件事物,容易为一些新奇刺激的东西所吸引。凡是生动、具体、形象的事物,形式新颖、色彩鲜艳的对象,都比较容易引起这个时期儿童的兴趣,吸引他们注意。
2.学龄儿童注意的范围较小,他们还不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实验表明,8~12岁的儿童只能同时注意到2~3个客体,而成人能同时注意4~6个客体。因为不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学龄儿童经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如:聚精会神写字时,可能会忘了正确的坐姿要求。
Secret2:感知觉
学龄儿童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还比较笼统,不精确;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看不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特点;对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也比较模糊。如:一年级的儿童做作业时,由于方位知觉(特别是左右方位)发展不够充分,经常把方向颠倒了,数字“8”很可能写成卧倒的“∞”,“b”写成“d”。
Secret3:记忆发展
1.学龄儿童的记忆能力,无论在量和质上都有了显著发展,他们能记住的材料数量增加了,有意识记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这一点在高年级儿童中更为明显。
2.学龄儿童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识记过程,并检查记忆效果。意义识记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机械识记所占比例越来越小,意义识记逐渐成为学龄儿童的主要记忆方法。
3.低年级学生一般对具体形象材料的记忆效果优于对词的抽象材料的记忆效果。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两种材料的记忆都有增长,而词的材料的增长速度逐渐超过具体材料的增长速度。
Secret4:思维发展
1.虽说学龄儿童的思维发展开始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是,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并有很大的不自觉性和具体形象性。也就是说,经历过的事物留在头脑中的表象,依然对学龄儿童的思维起着重要作用。
2.这个时期的儿童初步具备了人类思维发展的完整结构,即逐渐具备了明确的目的性,思维基本过程日益完善,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能力日益加强,思维品质上的个体差异也有了明显的表现。
3.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程中,学龄儿童存在着不平衡性,因此对不同的思维对象、不同的学科和教材,他们的思维发展趋势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4.对于小学阶段的儿童来说,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他们最容易掌握的那些能以直观形象作支柱的特征。比如,一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简单的词汇时,都要辅以形象直观的图片;到了五六年级,他们就不需要借助图片便能理解诸如社会、制度、纪律等较为抽象的词汇了。
Tips: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增加感性经验的积累;
◎培养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和工具,思维的过程离不开语言,爸妈要引导孩子正确使用词语,训练他们养成把话说完整的习惯,并培养孩子的朗读、默读和复述的能力;
◎思维的过程究其本质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要教会孩子运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Secret5:个性发展
1.学龄儿童的情感逐步发展。从情感的表现方式来看,仍然显得比较外露、易激动、不够稳定持久,喜怒哀乐很容易通过面部表情表现出来;从情感反映的内容来看,变得越来越丰富,出现了与学习兴趣、学习成绩相联系的理智感,热爱班集体,进而扩展到学校集体的荣誉感、友谊感、责任感、审美感,控制情感能力逐步增强。
2.学龄儿童的意志还比较薄弱,主动性、独立性和坚持性都比较差,很容易受外界的干扰。然而,小学阶段正是意志品质形成的关键期,爸妈要重视孩子意志品质的培养和锻炼。
3.学龄儿童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由于受思维能力发展的局限,他们自我评价的水平较低,表现在:他们善于评价别人,但不能正确评价自己;他们很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但不大容易看到自己的缺点;他们的评价标准是变化的,昨天是好朋友,今天就可能翻脸。
4.上学后,孩子的社会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在与老师、同学的相处中,他们学到了与人相处、与人合作及竞争的一些基本技巧。师生关系及同伴关系对孩子有重要的影响,既影响到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对班级、学校的归属感,也影响到自身情绪、情感的发展。
5.小学阶段是个体自我概念逐渐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儿童学业成败、社会技能、来自教师及同伴的社会支持,对其形成自信或自卑的个性品质有很大的影响。
6.学龄儿童的道德认识能力也逐渐发展起来,从只注意行为的后果,逐步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结果。由于认知能力的发展,特别是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他们越来越能从他人角度看问题,道德情感体验日益深刻。
从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来看,学龄儿童的脑重量已逐渐接近成人水平。随着大脑皮层的生长发育,其神经的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逐渐走向平衡,觉醒时间逐渐延长,睡眠时间缩短,儿童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学习活动。那么,学龄儿童的心理和认知发展都有哪些特点呢?
Secret1:注意
1.学龄儿童的注意还不稳定、不持久,难于长时间地注意同一件事物,容易为一些新奇刺激的东西所吸引。凡是生动、具体、形象的事物,形式新颖、色彩鲜艳的对象,都比较容易引起这个时期儿童的兴趣,吸引他们注意。
2.学龄儿童注意的范围较小,他们还不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实验表明,8~12岁的儿童只能同时注意到2~3个客体,而成人能同时注意4~6个客体。因为不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学龄儿童经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如:聚精会神写字时,可能会忘了正确的坐姿要求。
Secret2:感知觉
学龄儿童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还比较笼统,不精确;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看不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特点;对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也比较模糊。如:一年级的儿童做作业时,由于方位知觉(特别是左右方位)发展不够充分,经常把方向颠倒了,数字“8”很可能写成卧倒的“∞”,“b”写成“d”。
Secret3:记忆发展
1.学龄儿童的记忆能力,无论在量和质上都有了显著发展,他们能记住的材料数量增加了,有意识记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这一点在高年级儿童中更为明显。
2.学龄儿童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识记过程,并检查记忆效果。意义识记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机械识记所占比例越来越小,意义识记逐渐成为学龄儿童的主要记忆方法。
3.低年级学生一般对具体形象材料的记忆效果优于对词的抽象材料的记忆效果。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两种材料的记忆都有增长,而词的材料的增长速度逐渐超过具体材料的增长速度。
Secret4:思维发展
1.虽说学龄儿童的思维发展开始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是,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并有很大的不自觉性和具体形象性。也就是说,经历过的事物留在头脑中的表象,依然对学龄儿童的思维起着重要作用。
2.这个时期的儿童初步具备了人类思维发展的完整结构,即逐渐具备了明确的目的性,思维基本过程日益完善,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能力日益加强,思维品质上的个体差异也有了明显的表现。
3.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程中,学龄儿童存在着不平衡性,因此对不同的思维对象、不同的学科和教材,他们的思维发展趋势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4.对于小学阶段的儿童来说,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他们最容易掌握的那些能以直观形象作支柱的特征。比如,一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简单的词汇时,都要辅以形象直观的图片;到了五六年级,他们就不需要借助图片便能理解诸如社会、制度、纪律等较为抽象的词汇了。
Tips: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增加感性经验的积累;
◎培养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和工具,思维的过程离不开语言,爸妈要引导孩子正确使用词语,训练他们养成把话说完整的习惯,并培养孩子的朗读、默读和复述的能力;
◎思维的过程究其本质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要教会孩子运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Secret5:个性发展
1.学龄儿童的情感逐步发展。从情感的表现方式来看,仍然显得比较外露、易激动、不够稳定持久,喜怒哀乐很容易通过面部表情表现出来;从情感反映的内容来看,变得越来越丰富,出现了与学习兴趣、学习成绩相联系的理智感,热爱班集体,进而扩展到学校集体的荣誉感、友谊感、责任感、审美感,控制情感能力逐步增强。
2.学龄儿童的意志还比较薄弱,主动性、独立性和坚持性都比较差,很容易受外界的干扰。然而,小学阶段正是意志品质形成的关键期,爸妈要重视孩子意志品质的培养和锻炼。
3.学龄儿童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由于受思维能力发展的局限,他们自我评价的水平较低,表现在:他们善于评价别人,但不能正确评价自己;他们很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但不大容易看到自己的缺点;他们的评价标准是变化的,昨天是好朋友,今天就可能翻脸。
4.上学后,孩子的社会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在与老师、同学的相处中,他们学到了与人相处、与人合作及竞争的一些基本技巧。师生关系及同伴关系对孩子有重要的影响,既影响到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对班级、学校的归属感,也影响到自身情绪、情感的发展。
5.小学阶段是个体自我概念逐渐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儿童学业成败、社会技能、来自教师及同伴的社会支持,对其形成自信或自卑的个性品质有很大的影响。
6.学龄儿童的道德认识能力也逐渐发展起来,从只注意行为的后果,逐步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结果。由于认知能力的发展,特别是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他们越来越能从他人角度看问题,道德情感体验日益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