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班,你准备好了吗?
“有没有必要让宝宝上小小班?”“才两岁多的宝宝上小小班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重视早期教育的年轻父母们,常常会有此类纠结的问题。一方面想让宝宝提前进入集体生活,希望宝宝的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和锻炼;另一方面,看着才两岁多的心肝宝贝,爸妈又有着诸多的顾虑和不舍,怕他在幼儿园不适应,怕他受到欺负,怕老师照顾不过来。
那么,什么样的情况下应该让宝宝上小小班呢?上小小班又需要注意什么呢?
小小班,意味着什么?
无论是上小小班还是上幼儿园,对于宝宝来说都是面临生命中第一次“分离焦虑”,所以在对待这个问题上,父母们要慎重。要不要送宝宝进小小班,要根据自己宝宝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1.父母们应该摆正对待小小班的心态。如果你是抱着让宝宝早早起跑、比别的宝宝更早地多学一些知识的心态而把宝宝送进小小班的话,那就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因为宝宝在小小班阶段是不学实质性知识的,并且对于2岁的儿童来说,他们对学习完全没有概念,无论是大脑还是身体都尚未发育好。
2.小小班老师主要的任务是:
·让宝宝们适应集体生活
·享受集体玩耍的快乐
·练习与同伴友好相处
·尝试独立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学会讲卫生、懂礼貌
因此,不要指望宝宝能在小小班学到多少实际的知识,这个年龄段的宝宝,主要任务是尽情地玩耍,体会在集体氛围中玩耍的乐趣,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这是为宝宝的人生“打地基”,对宝宝的智力、人格发育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宝宝上小小班后,你有责任处理好宝宝的分离焦虑,这是对宝宝的成长负责,也是小小班老师无法替你做到的。
4.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有些父母把宝宝交给老师后,就忽视、淡化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其实,培养一个身心健康发展的宝宝,不是一蹴而就的,宝宝需要身边每一位家人、老师、同伴的共同陪伴,不论是家庭环境还是幼儿园集体环境,都需要关注宝宝的身心发展,鼓励他们动手动脑、充分发挥潜能,在做做玩玩中茁壮成长。
哪些宝宝适合上小小班?
1.如果你的宝宝性格外向,喜欢和小朋友在一起,而家里又没有足够的人带宝宝、陪宝宝玩,那么不妨给他报个小小班。
2.如果家里有特别宠爱宝宝的长辈,家庭教育常常达不到一致性,不妨让宝宝上小小班。
3.如果宝宝十分活跃调皮,家里已经满足、约束不了他充满好奇的心和不知疲倦的身体,请给他报个小小班。
4.如果你的宝宝生活作息没有规律,晚睡早起、不睡午觉,请把他交给小小班老师。
父母请考察:优秀的小小班是什么样的?
面对宝宝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情况,一些优秀的小小班,与家里的应对方式往往是不同的,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案例1:遇上不肯好好吃饭的宝宝
家里:
1.用电视、iPad、手机等电子设备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同时边哄宝宝吃饭。
2.允许宝宝玩玩具,家人在一旁趁机喂饱宝宝。
3.宝宝在户外玩耍,家人端着饭碗围着宝宝,哄骗正在玩乐的宝宝进餐。
4.用宝宝喜欢的玩具、食物或喜欢做的事情来诱惑宝宝,承诺乖乖吃完饭就可以满足其要求。
小小班:
1.鼓励和激发宝宝在集体中的成就感:鼓励宝宝自己动手吃饭,只要是愿意自己动手吃饭的宝宝,饭后可以得到老师的奖励,并且在集体围坐的时候发奖励,得到大家的表扬。
2.鼓励挑食的宝宝尝试接受新食物,慢慢接纳并熟悉它们的味道:挑食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点的习惯,当宝宝们遇到不喜欢吃的食物时,老师会从少到多、循序渐进,先告诉宝宝这是有营养的食物,吃了以后对身体有哪方面的益处,然后鼓励宝宝今天先吃一点。只要宝宝愿意克服这一点抗拒心理,尝试吃一点,或者嘴巴里嚼几下以后再吐出来,对宝宝来说都是进步。他愿意跨出第一步了,下次碰到这种食物他就不再特别抗拒,向接受它慢慢靠近。
案例2:生活能力的培养
家里:
小小班年龄段的宝宝,在家人面前理所当然还是小宝贝,家人为他们做好一切生活方面的照料:进餐、穿衣、如厕、整理玩具等几乎都是大人包办的。
小小班:
1.老师会鼓励宝宝做各类力所能及的事情,宝宝们在小小班里自己拿小勺吃饭、自己脱裤子小便、自己洗手擦嘴、自己学着穿脱衣物午睡、玩好玩具后与小伙伴一起物归原处。
2.也许父母会产生疑问:这么小的宝宝,在家个个都是宝贝,到了小小班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做,老师们真狠心。实则不然,3岁左右的宝宝应该初步具备自我服务的生活能力,父母和老师都应该更加注重宝宝的综合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3.有的小小班会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宝宝参与到丰富的生活活动中来。父母们一定要相信宝宝,放手让他去做,你会发现宝宝原来很能干,时常会有让大人惊讶和感动的创举。凡是宝宝能自己做的事,一定要让他自己来;妈妈做家务的时候可以叫宝宝帮忙,爸爸做修理工作的时候也可以拉上宝宝做助手。在生活中教给宝宝各种知识、方法和技巧,同时培养宝宝爱整洁、讲秩序、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案例3:与同伴的相处
2~3岁儿童由于动作、语言和认知能力的发展,社会交往范围开始扩大,逐渐习惯与同龄伙伴以及成人的交往。
家里:
在家里,宝宝是全家人关注的焦点和中心,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因此他们习惯了得到和索取,不懂分享,导致在本来就缺乏的同伴交往中,带有明显的自我中心倾向,常常以自己的需要作为唯一标准,例如在与小朋友玩时常常会抢别人的东西,不满意时甚至会抓咬别人。
小小班:
小小班是一个集体生活的大家庭,每个宝宝在老师眼里都是平等的个体。宝宝们离开了家人的陪伴,没有了特殊性和唯一性,没有了家人这个“靠山”,他们会开始察言观色、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想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时,需要有礼貌地问“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想要玩小朋友的玩具时,要先问问别人“我可以玩你的玩具吗”?需要别人的帮助时,也要有礼貌地问“你可以帮帮我吗”?在集体环境里,宝宝们学会交往、商量、分享、礼貌待人,交到更多的好朋友。老师们则会在一旁细心观察,当宝宝遇到问题时,及时地帮助他,让他充满自信。
案例4:面对宝宝的“为什么?”
2岁左右正是宝宝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他们的言语能力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思维能力也在日新月异地进步。宝宝不仅增长了很多本领,还增加了很多思想。他对世界的好奇心不断高涨,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他不停地问这问那,俨然一个“问题精”。
家里:
面对宝宝经常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长辈们起初会认真、耐心地回答,久而久之,忙碌的他们会忽视宝宝的需求,甚至严词拒绝,抹灭了宝宝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小小班:
1.面对宝宝们的提问,老师会有选择地回答。有时把问题抛给宝宝,让他自己试试找答案;有时候也会组织其他宝宝一起讨论、共同思考,帮助朋友找出“为什么”的答案。
2.这个阶段是宝宝自我思维能力不断提高的开始,父母和老师应该不厌其烦地耐心解释,保护好他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3.这个关键期的核心育儿任务是——善于向宝宝提问和回答宝宝的问题。向宝宝提问可以引导他有意识地去探索和认识世界,还有助于培养创新意识;回答宝宝问题的时候需要跟他的认知水平相适应,既要帮助宝宝学习、理解一些基本的常识和概念,又要防止用条条框框来限制宝宝的思想空间。
案例5:宝宝做运动啦
这个时期的宝宝非常好动,他们已经无法拘泥于简单的室内游戏,更憧憬着户外运动。
家里:
长辈们担心弄脏衣物、怕宝宝受伤,无形中会给宝宝诸多束缚,导致宝宝的户外运动内容单一,满足不了蠢蠢欲动的小身体。
小小班:
1.老师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选择适合宝宝运动的场地和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运动玩具,让他们尽情地跑、尽情地跳,并不断变换游戏的方式。在运动中提高宝宝全身协调和手眼协调能力,通过提高运动技巧,刺激大脑更好地发育。
2.这个阶段不必简单地要求卫生和整洁,摸爬滚打、玩沙土、玩水都是宝宝热衷的活动,而且对他们的成长也有很多好处。只要宝宝在游戏过程中有安全意识,在游戏后知道洗手、洗脸、换衣服,那就是一个得体懂事的宝宝。 (郭必凤 庄燕华)
那么,什么样的情况下应该让宝宝上小小班呢?上小小班又需要注意什么呢?
小小班,意味着什么?
无论是上小小班还是上幼儿园,对于宝宝来说都是面临生命中第一次“分离焦虑”,所以在对待这个问题上,父母们要慎重。要不要送宝宝进小小班,要根据自己宝宝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1.父母们应该摆正对待小小班的心态。如果你是抱着让宝宝早早起跑、比别的宝宝更早地多学一些知识的心态而把宝宝送进小小班的话,那就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因为宝宝在小小班阶段是不学实质性知识的,并且对于2岁的儿童来说,他们对学习完全没有概念,无论是大脑还是身体都尚未发育好。
2.小小班老师主要的任务是:
·让宝宝们适应集体生活
·享受集体玩耍的快乐
·练习与同伴友好相处
·尝试独立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学会讲卫生、懂礼貌
因此,不要指望宝宝能在小小班学到多少实际的知识,这个年龄段的宝宝,主要任务是尽情地玩耍,体会在集体氛围中玩耍的乐趣,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这是为宝宝的人生“打地基”,对宝宝的智力、人格发育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宝宝上小小班后,你有责任处理好宝宝的分离焦虑,这是对宝宝的成长负责,也是小小班老师无法替你做到的。
4.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有些父母把宝宝交给老师后,就忽视、淡化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其实,培养一个身心健康发展的宝宝,不是一蹴而就的,宝宝需要身边每一位家人、老师、同伴的共同陪伴,不论是家庭环境还是幼儿园集体环境,都需要关注宝宝的身心发展,鼓励他们动手动脑、充分发挥潜能,在做做玩玩中茁壮成长。
哪些宝宝适合上小小班?
1.如果你的宝宝性格外向,喜欢和小朋友在一起,而家里又没有足够的人带宝宝、陪宝宝玩,那么不妨给他报个小小班。
2.如果家里有特别宠爱宝宝的长辈,家庭教育常常达不到一致性,不妨让宝宝上小小班。
3.如果宝宝十分活跃调皮,家里已经满足、约束不了他充满好奇的心和不知疲倦的身体,请给他报个小小班。
4.如果你的宝宝生活作息没有规律,晚睡早起、不睡午觉,请把他交给小小班老师。
父母请考察:优秀的小小班是什么样的?
面对宝宝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情况,一些优秀的小小班,与家里的应对方式往往是不同的,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案例1:遇上不肯好好吃饭的宝宝
家里:
1.用电视、iPad、手机等电子设备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同时边哄宝宝吃饭。
2.允许宝宝玩玩具,家人在一旁趁机喂饱宝宝。
3.宝宝在户外玩耍,家人端着饭碗围着宝宝,哄骗正在玩乐的宝宝进餐。
4.用宝宝喜欢的玩具、食物或喜欢做的事情来诱惑宝宝,承诺乖乖吃完饭就可以满足其要求。
小小班:
1.鼓励和激发宝宝在集体中的成就感:鼓励宝宝自己动手吃饭,只要是愿意自己动手吃饭的宝宝,饭后可以得到老师的奖励,并且在集体围坐的时候发奖励,得到大家的表扬。
2.鼓励挑食的宝宝尝试接受新食物,慢慢接纳并熟悉它们的味道:挑食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点的习惯,当宝宝们遇到不喜欢吃的食物时,老师会从少到多、循序渐进,先告诉宝宝这是有营养的食物,吃了以后对身体有哪方面的益处,然后鼓励宝宝今天先吃一点。只要宝宝愿意克服这一点抗拒心理,尝试吃一点,或者嘴巴里嚼几下以后再吐出来,对宝宝来说都是进步。他愿意跨出第一步了,下次碰到这种食物他就不再特别抗拒,向接受它慢慢靠近。
案例2:生活能力的培养
家里:
小小班年龄段的宝宝,在家人面前理所当然还是小宝贝,家人为他们做好一切生活方面的照料:进餐、穿衣、如厕、整理玩具等几乎都是大人包办的。
小小班:
1.老师会鼓励宝宝做各类力所能及的事情,宝宝们在小小班里自己拿小勺吃饭、自己脱裤子小便、自己洗手擦嘴、自己学着穿脱衣物午睡、玩好玩具后与小伙伴一起物归原处。
2.也许父母会产生疑问:这么小的宝宝,在家个个都是宝贝,到了小小班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做,老师们真狠心。实则不然,3岁左右的宝宝应该初步具备自我服务的生活能力,父母和老师都应该更加注重宝宝的综合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3.有的小小班会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宝宝参与到丰富的生活活动中来。父母们一定要相信宝宝,放手让他去做,你会发现宝宝原来很能干,时常会有让大人惊讶和感动的创举。凡是宝宝能自己做的事,一定要让他自己来;妈妈做家务的时候可以叫宝宝帮忙,爸爸做修理工作的时候也可以拉上宝宝做助手。在生活中教给宝宝各种知识、方法和技巧,同时培养宝宝爱整洁、讲秩序、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案例3:与同伴的相处
2~3岁儿童由于动作、语言和认知能力的发展,社会交往范围开始扩大,逐渐习惯与同龄伙伴以及成人的交往。
家里:
在家里,宝宝是全家人关注的焦点和中心,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因此他们习惯了得到和索取,不懂分享,导致在本来就缺乏的同伴交往中,带有明显的自我中心倾向,常常以自己的需要作为唯一标准,例如在与小朋友玩时常常会抢别人的东西,不满意时甚至会抓咬别人。
小小班:
小小班是一个集体生活的大家庭,每个宝宝在老师眼里都是平等的个体。宝宝们离开了家人的陪伴,没有了特殊性和唯一性,没有了家人这个“靠山”,他们会开始察言观色、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想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时,需要有礼貌地问“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想要玩小朋友的玩具时,要先问问别人“我可以玩你的玩具吗”?需要别人的帮助时,也要有礼貌地问“你可以帮帮我吗”?在集体环境里,宝宝们学会交往、商量、分享、礼貌待人,交到更多的好朋友。老师们则会在一旁细心观察,当宝宝遇到问题时,及时地帮助他,让他充满自信。
案例4:面对宝宝的“为什么?”
2岁左右正是宝宝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他们的言语能力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思维能力也在日新月异地进步。宝宝不仅增长了很多本领,还增加了很多思想。他对世界的好奇心不断高涨,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他不停地问这问那,俨然一个“问题精”。
家里:
面对宝宝经常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长辈们起初会认真、耐心地回答,久而久之,忙碌的他们会忽视宝宝的需求,甚至严词拒绝,抹灭了宝宝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小小班:
1.面对宝宝们的提问,老师会有选择地回答。有时把问题抛给宝宝,让他自己试试找答案;有时候也会组织其他宝宝一起讨论、共同思考,帮助朋友找出“为什么”的答案。
2.这个阶段是宝宝自我思维能力不断提高的开始,父母和老师应该不厌其烦地耐心解释,保护好他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3.这个关键期的核心育儿任务是——善于向宝宝提问和回答宝宝的问题。向宝宝提问可以引导他有意识地去探索和认识世界,还有助于培养创新意识;回答宝宝问题的时候需要跟他的认知水平相适应,既要帮助宝宝学习、理解一些基本的常识和概念,又要防止用条条框框来限制宝宝的思想空间。
案例5:宝宝做运动啦
这个时期的宝宝非常好动,他们已经无法拘泥于简单的室内游戏,更憧憬着户外运动。
家里:
长辈们担心弄脏衣物、怕宝宝受伤,无形中会给宝宝诸多束缚,导致宝宝的户外运动内容单一,满足不了蠢蠢欲动的小身体。
小小班:
1.老师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选择适合宝宝运动的场地和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运动玩具,让他们尽情地跑、尽情地跳,并不断变换游戏的方式。在运动中提高宝宝全身协调和手眼协调能力,通过提高运动技巧,刺激大脑更好地发育。
2.这个阶段不必简单地要求卫生和整洁,摸爬滚打、玩沙土、玩水都是宝宝热衷的活动,而且对他们的成长也有很多好处。只要宝宝在游戏过程中有安全意识,在游戏后知道洗手、洗脸、换衣服,那就是一个得体懂事的宝宝。 (郭必凤 庄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