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项目营销失败的7种死因(2)
死因二:知道,听说过,但不了解,所以没买
在你看书的当下,你的美容院肯定有一个甚至几个项目正在销售。并且你的员工把产品信息也传递给了某个顾客,但是这个顾客依旧没买。为什么?
这种情况是:顾客知道了店里有这个项目或疗程,但也仅仅是知道了。比如顾客看到店内大堂陈列的海报、展架等宣传物料,又或者有个美容师跟顾客简单地推荐过这个项目。所以这个顾客就知道了你店里有这么个东西。但是,仅仅是知道,肯定不会引发成交。另外,即使美容师简单地推荐过,这种粗浅的沟通也不会产生成交。
顾客知道了、听说过,但是并不代表她就了解了。顾客并不了解这个项目对于她有什么作用,能够给她带来什么,能够解决她的什么问题。你能指望她成交吗?
产品信息虽然有告知顾客,但未说服顾客,顾客买单的理由不够充分。因此她没买。
死因三:知道了,了解了,但不相信,所以没买
或许你的员工很认真地跟顾客沟通过,推荐过某个项目。她说得很详细很具体,甚至她使出浑身解数,说的唾沫横飞、天花乱坠。但顾客依旧没买。为什么?
这个情况,顾客属于知道了,听说了,了解了,但是,并没有相信和认同。
顾客如果没有相信你员工嘴里说的各种产品利益,也没见到谁用了有了很好的反馈。仅仅是头一回听说,但是真假难辨啊。哪怕你的员工说得再好,顾客仍旧会心存疑虑,这种情形也不会产生成交。
知道关过了,了解关也过了,但信任关没过。因为不相信,所以不放心。因此无论你的员工跟顾客怎么说,顾客都是不为所动。因为轻信美容院,这些年顾客吃过的亏太多了,所以警惕性高,防备心强。顾客害怕吃亏,害怕上当,害怕自己买了会后悔,所以对她来说不买是最靠谱的决策。
美容院和顾客之间没有信任基础,是成交难以突破的原因之一。试问,如果你是这个顾客,在你不相信的情况下,你肯定也会把钱包捂得紧紧的。你会买吗?
死因四:知道、了解、相信,但不在选择范围内。所以没买
知道关过了,了解关也过了,信任关也过了。甚至顾客还挺认同你的项目,但是很遗憾,顾客说:你家的产品是不错,但是不是我想要的呀。
这种情况,完全属于需求没有找准。她想要的可能是苹果,你却给她递上了一根香蕉。
你推荐给她的产品,跟她想要的有差距。商品的功能、形态、性价比她都认可,但是无法满足她的需求,因而不在她的选择范围内。顾客想美容,你推荐她做减肥?顾客想吃菜,你推荐她去喝汤?顾客有乳腺需求,你推荐了私密保养?顾客有整形需求,你推荐了常规护理?
换了是你,你会接受不?
需求不对应,哪怕有着良好的沟通和认同,依旧是无法实现成交的。并且,这样的钱就不应该赚。如果总是把一些顾客不需要的东西卖给顾客,多来几次,就算她需要的东西都不会在你家买了。伤客,这就叫!
死因五:知道,相信,在选择范围内,但不是首选,所以没买
这种情况一旦出现,顾客选择购买你店里项目的概率约等于零。
设身处地想一想你就会明白了。
如果是你,当你要解决一个问题,或者想满足某一项需求时。你有三五个甚至七八个可选择的方案,你会怎么选?要么,你会选择性价比最好的那个。要么,你会选择最简洁、便利的那个。要么,你会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那个。
当你的员工向顾客推荐你的产品项目,遇到了这种情况。美容院只是给顾客提供一种新的选项罢了。你推荐给顾客的产品,可能只是顾客选择范围中1/5下面的5,而不是1/5上面的1。你是分母不是分子,你就不是唯一,顾客凭什么为你的产品或服务来买单呢?
这个时候你想要成交顾客,唯一的办法就是弄清楚顾客的首选到底是什么东西,然后想办法超越她的首选。你才会有机会赢得这个项目在这个顾客身上的成交。
死因六:知道,相信,在选择范围内,是首选,还是没买
已经是首选了,还是不买,这又是为什么?
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基本可以归结为:客情不好!
因为客情不好,所以产品虽然是首选,但卖家却不是首选。她或许会在别的美容院买。
举个例子,你有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远方表亲做了保险业务员。他找到你,想要销售一份保险。你看完保险的险种和各项回报收益以后,觉得挺适合自己购买的。于是动心了,准备做决定购买。这个时候,你的老公\老婆随口说了几句:这个远房亲戚年纪这么轻,刚刚做保险也没几天,人又在外地,哪天他忽然辞职不干了,我们买了保险需要理赔什么的时候,找谁来对接?找保险公司吗?是不是会很麻烦?如果他已经做了多年,是个成熟的保险业务的话那肯定没问题。所以,是不是再考虑一下?
你猶豫了,想想老公\老婆的话也有道理,所以放弃了购买这份保险。那么,如果卖保险的不是你的远方表亲,而是你的亲弟弟、亲妹妹呢?同样也是年纪轻轻大学毕业,刚做保险没几天,也有忽然辞职的可能。想必你不会犹豫,因为那是亲弟弟、亲妹妹,所以是首选卖家。
所以,当你的顾客已经知道了你要销售的东西,且相信它是个好东西,也需要这个东西。却最终没有购买,那么你还是停留在“远方表亲”的层面,还没有成为她的“亲弟弟、亲妹妹”。顾客不愿意为了一个“远房表亲”承担想象中的风险。
还有一种情况,顾客知道相信了解,在选择范围内且是首选,没买的原因是她有替代方案,并且已经养成了使用习惯。比如她使用某个面部产品多年了,虽然你推荐的也不差,但是她已经养成使用习惯了。要改变她这种习惯,需要通过事件公关来完成。有时候,商家会创造竞争对手的负面信息给顾客,促使顾客对原有的品牌产生疑义,进而转变使用习惯。
死因七:试用过,或者买过一次,再也不买了
这种情况是非常遗憾的。
基本上都是出了产品质量问题,或是出了服务质量问题,这是大问题。
试用过一次,或者购买过一次,决定再也不买了,顾客心里一定在骂:你这个骗子!居然忽悠我,老娘再也不在你家买任何东西了。等我的卡消耗完了,就跟你拜拜,要继续相信你的话我就真是傻到家了,哼!我不但不买,我还要告诉其他人也别买!
营销策划唯一包装不了的就是产品品质。无论多么别出心裁的营销策划,充其量,只是为了博得顾客对你家产品的一次试用。充其量只能提高尝试率。一旦尝试发生后,所有的手段都开始变得苍白了,有没有后续的缘分,只能依靠产品本身。
通常因为产品品质彻底得罪顾客的现象相对少见。而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是:试用过或者买过一次后,你家产品仍然在顾客的选择范围内,但不再是她的首选了。这种情况产生时,顾客心里会觉得:你们卖给我的这东西,说它不好嘛,好像也不完全是,但要说它好的话,肯定没你说的那么好。为了卖产品给我,你们吹牛逼了!!
过度承诺,是美容院里很常见的现象。销售人员由于急功近利,往往会夸大产品的卖点功能。因此顾客的期望值被过度抬高,导致失望,最后导致性价比产生了问题。
如果不是过度承诺,就说明商品或者服务有瑕疵,需要提高性能或服务质量。假如提高不了,只有降价或者通过促销来换取再次成交。如果是过度承诺造成了顾客失望,你则要管好销售人员的嘴巴,防止他们以后乱说话,顺便想办法做做公关,修复下顾客的信任吧!
站在营销的角度,一个项目营销失败的原因,通常都在这七种范畴之内。只有跨越了这七道门槛,销售业绩才能快速上升,顾客才能成为忠诚的顾客,才会为你无偿转介绍新顾客。然而从一到七,每个地方都可能会让你失败。每个地方都有可能成为无法逾越的鸿沟。
只有认同才能产生信任,只有信任才能增进客情。
诸位院长,你怎么看? (张恒 汪东 肖薇 张欢)
在你看书的当下,你的美容院肯定有一个甚至几个项目正在销售。并且你的员工把产品信息也传递给了某个顾客,但是这个顾客依旧没买。为什么?
这种情况是:顾客知道了店里有这个项目或疗程,但也仅仅是知道了。比如顾客看到店内大堂陈列的海报、展架等宣传物料,又或者有个美容师跟顾客简单地推荐过这个项目。所以这个顾客就知道了你店里有这么个东西。但是,仅仅是知道,肯定不会引发成交。另外,即使美容师简单地推荐过,这种粗浅的沟通也不会产生成交。
顾客知道了、听说过,但是并不代表她就了解了。顾客并不了解这个项目对于她有什么作用,能够给她带来什么,能够解决她的什么问题。你能指望她成交吗?
产品信息虽然有告知顾客,但未说服顾客,顾客买单的理由不够充分。因此她没买。
死因三:知道了,了解了,但不相信,所以没买
或许你的员工很认真地跟顾客沟通过,推荐过某个项目。她说得很详细很具体,甚至她使出浑身解数,说的唾沫横飞、天花乱坠。但顾客依旧没买。为什么?
这个情况,顾客属于知道了,听说了,了解了,但是,并没有相信和认同。
顾客如果没有相信你员工嘴里说的各种产品利益,也没见到谁用了有了很好的反馈。仅仅是头一回听说,但是真假难辨啊。哪怕你的员工说得再好,顾客仍旧会心存疑虑,这种情形也不会产生成交。
知道关过了,了解关也过了,但信任关没过。因为不相信,所以不放心。因此无论你的员工跟顾客怎么说,顾客都是不为所动。因为轻信美容院,这些年顾客吃过的亏太多了,所以警惕性高,防备心强。顾客害怕吃亏,害怕上当,害怕自己买了会后悔,所以对她来说不买是最靠谱的决策。
美容院和顾客之间没有信任基础,是成交难以突破的原因之一。试问,如果你是这个顾客,在你不相信的情况下,你肯定也会把钱包捂得紧紧的。你会买吗?
死因四:知道、了解、相信,但不在选择范围内。所以没买
知道关过了,了解关也过了,信任关也过了。甚至顾客还挺认同你的项目,但是很遗憾,顾客说:你家的产品是不错,但是不是我想要的呀。
这种情况,完全属于需求没有找准。她想要的可能是苹果,你却给她递上了一根香蕉。
你推荐给她的产品,跟她想要的有差距。商品的功能、形态、性价比她都认可,但是无法满足她的需求,因而不在她的选择范围内。顾客想美容,你推荐她做减肥?顾客想吃菜,你推荐她去喝汤?顾客有乳腺需求,你推荐了私密保养?顾客有整形需求,你推荐了常规护理?
换了是你,你会接受不?
需求不对应,哪怕有着良好的沟通和认同,依旧是无法实现成交的。并且,这样的钱就不应该赚。如果总是把一些顾客不需要的东西卖给顾客,多来几次,就算她需要的东西都不会在你家买了。伤客,这就叫!
死因五:知道,相信,在选择范围内,但不是首选,所以没买
这种情况一旦出现,顾客选择购买你店里项目的概率约等于零。
设身处地想一想你就会明白了。
如果是你,当你要解决一个问题,或者想满足某一项需求时。你有三五个甚至七八个可选择的方案,你会怎么选?要么,你会选择性价比最好的那个。要么,你会选择最简洁、便利的那个。要么,你会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那个。
当你的员工向顾客推荐你的产品项目,遇到了这种情况。美容院只是给顾客提供一种新的选项罢了。你推荐给顾客的产品,可能只是顾客选择范围中1/5下面的5,而不是1/5上面的1。你是分母不是分子,你就不是唯一,顾客凭什么为你的产品或服务来买单呢?
这个时候你想要成交顾客,唯一的办法就是弄清楚顾客的首选到底是什么东西,然后想办法超越她的首选。你才会有机会赢得这个项目在这个顾客身上的成交。
死因六:知道,相信,在选择范围内,是首选,还是没买
已经是首选了,还是不买,这又是为什么?
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基本可以归结为:客情不好!
因为客情不好,所以产品虽然是首选,但卖家却不是首选。她或许会在别的美容院买。
举个例子,你有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远方表亲做了保险业务员。他找到你,想要销售一份保险。你看完保险的险种和各项回报收益以后,觉得挺适合自己购买的。于是动心了,准备做决定购买。这个时候,你的老公\老婆随口说了几句:这个远房亲戚年纪这么轻,刚刚做保险也没几天,人又在外地,哪天他忽然辞职不干了,我们买了保险需要理赔什么的时候,找谁来对接?找保险公司吗?是不是会很麻烦?如果他已经做了多年,是个成熟的保险业务的话那肯定没问题。所以,是不是再考虑一下?
你猶豫了,想想老公\老婆的话也有道理,所以放弃了购买这份保险。那么,如果卖保险的不是你的远方表亲,而是你的亲弟弟、亲妹妹呢?同样也是年纪轻轻大学毕业,刚做保险没几天,也有忽然辞职的可能。想必你不会犹豫,因为那是亲弟弟、亲妹妹,所以是首选卖家。
所以,当你的顾客已经知道了你要销售的东西,且相信它是个好东西,也需要这个东西。却最终没有购买,那么你还是停留在“远方表亲”的层面,还没有成为她的“亲弟弟、亲妹妹”。顾客不愿意为了一个“远房表亲”承担想象中的风险。
还有一种情况,顾客知道相信了解,在选择范围内且是首选,没买的原因是她有替代方案,并且已经养成了使用习惯。比如她使用某个面部产品多年了,虽然你推荐的也不差,但是她已经养成使用习惯了。要改变她这种习惯,需要通过事件公关来完成。有时候,商家会创造竞争对手的负面信息给顾客,促使顾客对原有的品牌产生疑义,进而转变使用习惯。
死因七:试用过,或者买过一次,再也不买了
这种情况是非常遗憾的。
基本上都是出了产品质量问题,或是出了服务质量问题,这是大问题。
试用过一次,或者购买过一次,决定再也不买了,顾客心里一定在骂:你这个骗子!居然忽悠我,老娘再也不在你家买任何东西了。等我的卡消耗完了,就跟你拜拜,要继续相信你的话我就真是傻到家了,哼!我不但不买,我还要告诉其他人也别买!
营销策划唯一包装不了的就是产品品质。无论多么别出心裁的营销策划,充其量,只是为了博得顾客对你家产品的一次试用。充其量只能提高尝试率。一旦尝试发生后,所有的手段都开始变得苍白了,有没有后续的缘分,只能依靠产品本身。
通常因为产品品质彻底得罪顾客的现象相对少见。而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是:试用过或者买过一次后,你家产品仍然在顾客的选择范围内,但不再是她的首选了。这种情况产生时,顾客心里会觉得:你们卖给我的这东西,说它不好嘛,好像也不完全是,但要说它好的话,肯定没你说的那么好。为了卖产品给我,你们吹牛逼了!!
过度承诺,是美容院里很常见的现象。销售人员由于急功近利,往往会夸大产品的卖点功能。因此顾客的期望值被过度抬高,导致失望,最后导致性价比产生了问题。
如果不是过度承诺,就说明商品或者服务有瑕疵,需要提高性能或服务质量。假如提高不了,只有降价或者通过促销来换取再次成交。如果是过度承诺造成了顾客失望,你则要管好销售人员的嘴巴,防止他们以后乱说话,顺便想办法做做公关,修复下顾客的信任吧!
站在营销的角度,一个项目营销失败的原因,通常都在这七种范畴之内。只有跨越了这七道门槛,销售业绩才能快速上升,顾客才能成为忠诚的顾客,才会为你无偿转介绍新顾客。然而从一到七,每个地方都可能会让你失败。每个地方都有可能成为无法逾越的鸿沟。
只有认同才能产生信任,只有信任才能增进客情。
诸位院长,你怎么看? (张恒 汪东 肖薇 张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