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道连载(二)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经》·《坤卦·文言》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对于王孙贾的所问,孔子给予了平直的回答。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如果是恶的人,你已经获罪于天了,祈祷求福也是没有用的。
我读《老子》,看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时,内心非常感动。上天并没有偏袒谁的心,只是爱护真心行善的人。行善之人,必将得到上天的赐与。所谓“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而这个道理并非显而易见,更不是一般人所容易理解的。更多人对这样的圣贤教诲嗤之以鼻,甚至冠以迷信糟粕之谬论。
我们知道儒释道三家,是中华传统文化三个主流的学派,这三家无一不重视因果教育。易经《坤卦·文言》讲到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庆就是福报。积善的人家,必定有余福,这个余福可以庇荫子孙;要是造作不善,这样的家庭,子孙一定会得到灾殃。《尚书》有两句话,“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这也是很明显的因果,作善天就降下吉祥,作不善天就降下祸殃,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至于道家、佛家关于因果的道理讲的就更究竟圆满了。
上天给予行善积德者后代的爱护
在当代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6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