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东方养生》 > 2009年第11期
编号:12050561
王一帆 顺乎天道 妙抒己意(1)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1月1日 《东方养生》 2009年第11期
     一帆的天赋与努力,使其薄意作品总是超越于心我与物我之上,摒弃造作的雕刻、直抒我见,简而洗脱且饶韵味儿,最为耐人寻味,常常让观者陶醉于其中,宠辱皆忘。

    四月天,柳丝长,草芽碧。桃色红浅。青烟淡薄和风暖。

    淡谈的阳光随意地挥洒在岩崖间,还未被完全蒸发的露水,在空气中飘散着阵阵清新的青草香;早已满目疮疤的桃树在晨风温柔的吹拂下,轻轻地摇。

    春天,一如既往地温柔醉人。山间,在这润物的柔光下,出奇地安静。

    一阵风吹过,吹落了一树桃花。也吹醒了树下的一对骄鹅。它们开始引颈高歌,既是宣告新一天的开始,也是向大自然标榜生命的意义。

    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出现在忍隐山林的文人画中还算差强人意。如果出现在一屈指可握的寿山石方章上,那恐怕就得让太多的人大跌眼镜了。然,赶紧扶好眼镜,事实就是如此,这正是闻名遐迩的寿山石雕刻艺术家王一帆的一件薄意新作《和春》。
, 百拇医药
    薄意,最雅的印章

    玩印章的人都很熟悉薄意,它对创作者的要求很高,必须得在很薄的石层上。大约也就是几毫米吧,以刀代笔,在并非一张白纸的复杂石头上,用中国画的笔墨方式抒发心中的诗情画意与豪情万丈,绝对是高超的刀法与深厚的艺术底蕴缺一不可。大约也正是由于门槛太高了吧。上百年了。仍为寿山石所独有。

    也是,与白玉、翡翠、玛瑙、水晶等硬度很高的美石比起来,寿山石在雕刻上实在是占了大便宜。它属叶腊石的一种。五彩缤纷玉质冰清不说。硬度也刚刚好。石雕艺人们即使不用机器,一把小刀,一双手。再加上一颗灵睿的心,就可以信手拈来,从容地勾画出心中世界。

    这,大概也就是文人们钟爱寿山石的原因吧。

    用寿山石,文人们再不必担心由石雕艺人们折射出的心中世界是否扭曲,可以直接赤膊上阵,亲手刻就最合乎自己心境的那枚印章。
, 百拇医药
    中华民族从来都是一个钟爱信印的民族,即使现代文明发展到了今天,由西方所染的签字习俗亦只止于信用卡,大多的人还要心虚地为其加上一个密码。而印章,朱红的印迹,沉甸甸的手感,让人自然而然地就有一种信任感。因而,即使已经打下了大清江山的满族皇帝。也仍要将那在汉民族流传了千余年的传世玉玺握在手里,心里才感觉到踏实。

    明中期以后,文人画渐成书画的主流,元代的王冕即已发现却一直没有受到重视的叶腊石印章也从文征明之子文彭那里开始兴盛起来,文人们始以自己篆刻为乐。并发展成了各种不同的流派。

    一枚印章,既要有篆刻出的印文,又实在缺不了承载它的载体。以一浑然天成、不施任何雕饰的纯净之石为印,虽不失朴雅,但所表达的,仍不免欠缺。大多文化底蕴深厚而又具有较高美学素养的文人,对于篆刻,虽各有所感。却不足为惑。但对于雕刻技艺要求较高的印章装饰。却不免捉襟见肘,不得不求助于石雕艺人。

    石雕艺人们所制印章的雕饰当然也有多种,博古简雅、钮头浑雄、浮雕华丽。各有所长,但所含之内涵及延伸出的外延未免不够宽广,于是,文人们开始寻求一种更合乎心意的表现方式。不知是文人们的谋求心切,还是时势所然,寿山石雕界一个划时代的人物林清卿,带着他的薄意艺术。姗姗而来。
, http://www.100md.com
    林清卿,薄意大成者

    林清卿本是福州一普通的石雕艺人,生在一并不富裕的家庭。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有,家学渊源无,但清卿的运气却是非常的好。

    好运之一是清卿生在了福州这样一个既养士又养石的有福之州,一波又一波有闲有钱的文人仕士将他们深厚的文化素养慢慢而又不停地渗透到了石雕艺术中,使一些像清卿这样有识的石雕艺人不再简单地满足干高超的石雕技艺,而是向更高的精神层面谋求;

    好运之二是清卿遇到了陈可应这样的名师。作为西门始祖潘玉茂之徒的陈可应虽没清卿那样高的才气,却有一手高超的石雕技艺,为清卿之后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技艺基础;

    好运之三是清卿所在之时寿山频频出产都成坑与鹿目格等优质石料,针对它们的创作,也催生了林清卿薄意艺术的成熟;

    好运之四是有若干赏识清卿而又有石好石之士,将清卿请到家里,既可以与那些文人墨客们日夜切磋,又可以安心地创作自己所爱的薄意作品。
, 百拇医药
    当然。在任何时代,这些外因都不过是催化剂。起实质作用的还是那些创造奇迹的本人,否则,均在同一时代,那么多的石雕艺人,怎么就只出了一个清卿呢?

    是清卿认识到了单纯石雕技艺的贫乏,肯在名声已望之时。弃石从画,并终将传统中国画的艺术精髓融于石雕艺术之中,将潘玉茂、陈可应时代已有雏形的薄意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地,并就此成就了寿山石雕中最为高雅的艺术形式。

    用一帆的话来说,清卿的薄意作品总会给人一种很震撼的感觉。观赏他的作品美妙得不可言传。你不要看他刻得若有若无,那仅有几毫米的石层上,那些深浅交叉的刀法,不仅让画面立体起来,还把它的空间拉得非常悠远。

    清卿在作品中表现的题材很多,但一帆尤喜他的梅花。清卿所刻之梅花。尤其的意蕴深长。花不特别多,遒劲弯折的老干上只有几朵,或特别大,精神、概括。或小小的几朵,含苞欲放的、半开的,深含之中的,都是傲骨。
, 百拇医药
    清卿有着近似文人的那种清高,所以,他刻的梅花折射的,是他的品格。

    清卿的薄意作品把美石、精工和中国诗、画的意境融为一体,就连著名画家熊文铺都连声惊叹:“清卿画石非人之画纸所能及也,是石以画传者。”

    清卿之后。继做薄意之人不少,但大多穷于应付裂格、遮掩瑕疵,构图纷乱烦杂甚至画蛇添足,能真正进入薄意范畴的人未几。不过,这也不奇怪,薄意本就一高雅艺术,在纸上泼墨已难住了很多石雕艺人,何况是将那画移到情况复杂多变的石头上成为一不可复制的作品呢?当然,也有一些艺术感觉较好、甚至经过了正规美术教育的石雕艺人,不甘于倚在前人的大树下乘凉。但往往,无论怎样努力,风格与境界终将跳不出前人的实力范围,最多只是在技巧上更加精益求精而已。这样的求精,反而使其就连模仿亦不如先前,仅惟肖而不惟妙了。人都明白,很多时候,仅有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天分。

    受命于天命成于人
, http://www.100md.com
    王一帆的出现,对于已经往生的清卿和福州石雕界来说,都可说是一个福音,终究,像他这样,博闻强记、勤奋好学、执著而又天赋过人之人,在任何时代。都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就埋于棋琴书画堆里的一帆,虽在那动荡的年代里失去了继续受教育的机会,但那源于骨子里的儒雅与文人气息是无论怎样厚的石尘也遮掩不了的。因而,虽做了30多年的石雕,一帆不敢保证,自己篆刻出去的印章、写出去的字、发表了的文章、出版了的书籍会比让自己名扬海内外的石雕作品少!大概也正因为如此吧,从一开始,一帆就觉得与同样带有浓厚文人气息的清卿,虽无缘相识,却有一种知己之感。因而,对于清卿致力于终生的薄意艺术,一帆亦情有独钟。

    一帆的薄意。既源于清卿,又绝不同于清卿。虽在一帆的许多作品中,还能捕捉到清卿的影子,但意境之深远,, http://www.100md.com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