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充和 作个闲人
张充和出身合肥大族,在新旧激烈变迁的时代,仍旧完成了严格而完整的古典教育。“她所代表的文人文化,在我们这个时代正成为一种绝响。”对于98岁的张充和的描述中,转载率最高的可能是这句:“华夏传统文人精致文化最后一幅动人的刺绣”这是董桥先生的评语。
“我理解‘最后’这句强调的是‘罕见’。因为急剧的现代化造成了文化断裂,人们已经感觉到了张充和所代表的文人文化,在我们这个时代正成为一种绝响。”专治艺术史的专家白谦慎先生这样评价说,他1986年第一次见到了充和的小楷,就不由感叹:“看完我就知道了,我们从小没学好”。
张充和出身合肥大族,从小所受的是严格而完整的古典教育。四岁习诗,六岁临帖,十岁师从朱谟钦学古文及书法,十六岁师从沈传芷、张传芳等习昆曲。抗战时师从沈尹默再习书法,更为系统有法度。
充和成长的时候,新旧文化正激烈交锋,宏大的时代与激烈的救亡之音笼罩着年轻人。但像三姐夫沈从文一样,充和似乎从未受外界影响。她自小修习古典技艺,知识结构是安静的,看世界的目光无障无碍。她甚至将她一生的修为称为“就是玩”,还刻闲章一枚“作个闲人”。
这个“闲人”最喜欢玩的是昆曲和书法,均甚精湛。她喜欢临帖,日日坚持,从汉隶、魏碑到唐楷、草书。她曾写有一联:“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可谓自述生平。这幅联字也是白谦慎先生很喜欢的一副作品,“她在其中融合了几种隶书的风格,这很像诗歌中的用典。这件隶书的意境是淳厚古雅。”
网上视频中,听到充和先生带着合肥口音的国语,声音清脆,说到快速处像所有老人一样会把句子重复好几遍,唱起昆曲来唱词像一条清澈小河转了几道弯似的被唱出来,使人沉浸在一个雅致而遥远的世界中。难怪当年在异国,叶嘉莹听后说“天涯聆古调”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73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