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东方养生》 > 2011年第1期
编号:12010713
梁培宽 述而不作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月1日 《东方养生》 2011年第1期
     回望20世纪,有三位人物堪称当代儒家和传统文化的强力支点,即马一浮、熊十力和梁漱溟。上世纪前半程,面对欧风美雨的西学强烈,他们三位坚持站在时代的对面,为儒家文化争取尊严和现代价值。

    对于大众而言,前两位大师,著述多属文言,言论艰深,曲高和寡,梁漱溟则不同,他用通俗的笔调表达骨气豪情,更容易触动世道人心。近十年,梁漱溟先生的各类回忆录和文集大量出版,有一位重要人物功不可没,就是他的长子梁培宽,他用20多年的时间为父亲整理编辑文稿,捍卫家学的尊严。

    从梁巨川到梁漱溟,再到梁培宽,在不同时代,梁家都有为传统文化坚守者。采访前,记者把采访提纲传真发给梁培宽先生,当他读到“您是父亲的文化托命人吗?”一段时,他打电话给记者说:“这实在不敢当,我只是帮父亲编辑了一些文稿。”

    25年如一日,梁培宽为父亲编辑文稿,使更多的人了解梁漱溟的思想,还这般轻描淡写,谦逊随和,“真正了解父亲的思想,我也是从编辑他的文稿开始的。”
, http://www.100md.com
    传承一:不在文字,不重形式

    在普通人的眼中,梁巨川,梁漱溟两代大儒,他们会对梁培宽产生一定的家学影响,但是,少年时期的梁培宽恰恰没有很好的机会接受家学教育。小时候,梁培宽很少见到父亲,父亲很忙,为国事奔走,很少照顾到家庭,梁培宽作为家中长子,担负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所以,他非常珍惜每次与父亲的交集。

    在梁培宽记忆中,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与父亲的一次会面,至今难忘。当时,梁培宽带着弟弟妹妹生活,很是清苦,梁漱溟带几个孩子去吃顿好的。梁培宽说:

    “大家都知道,我父亲笃信佛教,常年吃素,可是,他并不强迫我们吃素。”吃完丰盛的午餐之后,父亲还带领他们去缙云山游玩。梁培宽回忆,来到寺庙,父亲走过大殿也不刻意地拜佛。虽然,梁漱溟认同和坚信大乘佛教的教理教义,但是,不拘泥于形式,“不在乎文字、不在乎形式”。这种态度对于梁培宽的影响很深。
, http://www.100md.com
    传承二:书法

    在梁培宽先生的客厅中,一面挂着梁漱溟严肃的照片,一面挂着父亲的书法条幅“行其所知”。记者询问,这幅字画是梁漱溟先生什么时期的作品?梁培宽笑笑说:“这幅是父亲平时练习时写的,不满意,本不想留了,我从整幅中剪下其中一段,觉得很好,所以装裱起来,行其所知,也比较符台他做事的风格。”

    相由心生,字如其人。采访中,在梁漱溟的《忆旧谈旧录》扉页上,梁培宽为记者抄录了一段父亲的语录,一边看着自己的日记本,一边写道,“人的特殊点即在人类活动不复局限于个体生存、种族繁衍两大问题。”

    一笔一划,梁培宽都有梁漱溟的风骨,抄录完一段语录后,梁培宽抬头看看记者说:“我们平时也练字,学不到父亲的境界。一次,我在练字,父亲从我身边走过,看了一眼,叹了口气,也没批评,摇摇头,走开了。”

    从书法上,可以看出梁家父子情深,另外,梁漱溟教育子女不主张严厉批评,希望循循善诱。
, http://www.100md.com
    传承三:知行合一

    美国的汉学家艾恺先生,曾经写书称粱漱溟为“最后的儒家”。上世纪80年代初期,艾恺也曾专门拜访梁漱溟,后来录音被整理出版,就是后来的《这个世界会好吗?》。梁培宽都亲身见证了这些过程。

    为什么要叫“最后的儒家”呢?与梁漱溟先生同时代的饱学大儒很多,比如熊十力。据梁培宽回忆,粱漱溟与熊十力先生本来是挚友,只是到了晚年,两人的见解不同,产生了分歧。梁漱溟先生不同意熊十力先生对于佛教的不尊敬,只把佛教的教理作为儒学研究的实验对象。

    孔子说,“无征不信,无信不征。”“知行合一”是梁家父子坚持的家学,梁培宽说:“体察儒家的孔孟之学,不是简单的机械记忆,而是要自我节制。我们把这个总结为‘正重’。”粱培宽说的“正重”就像佛教讲的修持。现今国学热、儒学热,学习儒家文化的人多,认真修持的人却很少,梁培宽把这个叫做“逐求”。对于物欲的追求,导致了人心的陷溺,这个是梁漱溟当年担忧的,也是梁培宽今天看到的、担心的。
, http://www.100md.com
    传承四:养生

    1988年,粱漱溟先生辞世,享年95岁,属于长寿老人。对于梁漱溟先生的养生观,梁培宽总结为:生活上的自主和自如。

    梁培宽描述,在近一个世纪的人生旅途中,梁漱溟为自己认定的尽心尽力的事业而四处奔走,甚少宁家,生活条件也不优裕,但他的身体和精神比同龄人都好,为何?梁漱溟晚年给香港的朋友写信称:“虽年纪八十有三,仍像六十许人,可以告慰远方朋友。”1985年,梁漱溟还被评为“全国健康老人”。

    梁漱溟先生自幼身体并不佳,常头晕目眩,后在自20岁起开始食素,30岁后身体愈发结实,一生不茹荤腥七十余年。说到父亲的素食观,梁培宽说:“他开始素食,全由于倾心佛法,而并不是为了养生,不过待到晚年觉得这于个人平平淡淡的生活颇为契合,且有益于健康。当他年届九十的时候,在信中向朋友说,‘我守不杀生戒,从来不茹荤腥,食量亦少。或者亦有合于养生之道耶?…
, 百拇医药
    除了素食之外,梁家还有另一条养生之道,就是少吃多动。所谓少吃,早在晚年之前,梁漱溟先生饭量就有定量,且少于一般人;虽有美食,也不允许有例外,水果是他最喜欢的食品。

    多动,是梁漱溟晚年的另一条养生秘诀。梁培宽说:“从六十岁起,他就坚持力行。包括起床下地前自我按摩腰肾等处、习拳与步行。”梁漱溟常在日记中记载:“早起写稿,八时去北海散步,冷甚。”可见,他虽在寒冬,仍坚持锻炼。

    农历重阳是梁漱溟的生日,1974年重阳节,他邀请朋友登高以代宴请。梁漱溟与好友们同去游香山后,写信给同游的好友王星贤先生:“昨游归来抵家已四时,自晨六时出门,一整天竟不感劳倦,亦殊自讶其如此耐劳,念弟等均年高,不知劳累否,特此慰问。”岂不知,同去登山的老人中,梁漱溟先生的年纪最长。

    此外,梁培宽认为父亲最高的养生方法,还是养心。梁培宽认为,自主、自如是父亲的生活观,而非刻意养生。, 百拇医药(代 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