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东方养生》 > 2011年第2期
编号:12083405
圣严两周年祭风雪中的行脚僧
http://www.100md.com 2011年2月1日 《东方养生》 2011年第2期
     编者按:

    法鼓山创始人圣严法师圆寂已两周年。

    为了感念圣严法师一生推进“提升人的质量,建设人间净土”理念的精神,本刊特策划两周年祭专题,纪念这位当代高僧。从日本留学到著书立说,再到推广人间佛教,圣严法师表现出了当代玄奘的风范。

    对于这个浮躁的时代,他拥有的修行,见地和智慧,正是今人极其缺少的。

    圣严法师舍报示寂已近两年了,其毕生发愿、行愿,弘扬正法于十方,一生的足迹,是法师留给世人的智慧与慈悲的典范;“虚空有尽,我愿无穷”,圣严法师用生命击响法鼓法音。

    圣严法师于1930年出生于江苏南通,1943年在狼山广教禅寺出家,1949年从军跟随国民政府到了台湾,服役十年后,于东初老人座下再度披剃出家。
, 百拇医药
    圣严法师自小沙弥时期,即深刻地体会到:“佛法这么好,知道的这么少,误解的这么多。”所以他便在观世音菩萨座前许下悲愿,以弘法济世作为此生的职志,有生之年必将佛法的好,用最浅显易懂的方法,让大家都能同沾法喜,同享法益。

    圣严法师探究佛教衰微的根本之因,在于弘法人才太少而素质低落之故,因此他在台湾高雄美浓山区闭关六年,在关房内法师解行并重,解则阅藏,行则拜忏打坐并继续研究戒律。出关后只带着两百美元远赴日本东京立正大学深造,并于1975年获得了文学博士学位。在求学期间常因没钱生活或缴学费而面对缀学的窘况,有时候一个馒头吃了二三天或因保暖衣物不足而彻夜无眠。后经隐名善士的护持而解燃眉之急。虽此,他仍以坚强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完成学业,并更坚定他重振中国佛教文化及教育的决心。

    毕业后圣严法师应其恩人沈家桢居士之邀赴美弘化,先后担任美国佛教会董事、副会长,纽约大觉寺住持及驻台译经院院长,并在西方开始展开禅修的指导。期间曾在天寒地冻的严冬流浪,行脚于风雪挟雨的大街小巷,常常不知夜晚栖息何处,无处为家,并以捡垃圾堆里的食物维生,而自喻为“风雪中的行脚僧”。居无定所的流浪生涯,使法师深深感悟到:“若要传宗接代,鸟须有巢,人当有家,僧该有寺。”
, 百拇医药
    因东初老人于1978年圆寂,师自美返台继承法务,并在各学院佛学及哲学研究所任教授,推展提升僧才素质教育的工作。又感于美国弟子们的求法恳切,故于1979年在美国纽约创立“禅中心”,后来迁址扩大更名为“东初禅寺”。此后,法师便固定往返美国与台湾两地及受邀到世界各地著名学府及佛教社团宣扬“汉传禅佛教”。

    1989年因中华佛学研究所及农禅寺的各项教育事业、弘法事业以及文化事业推展迅速,场地不敷使用,于是在台北县金山乡兴建了一座世界性的教育园区——“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园区”,具体实践大学院、大普化、大关怀三大教育,以作为实现“提升人的质量,建设人间净土”理念的基地并于2005年举办落成开山大典。

    圣严法师以其深厚的禅修经验,指导东、西方人士修行,而成为国际知名禅师,尤其着重以现代人的语言和观点普传佛法,并陆续提出“心灵环保”、“四种环保”。“心五四运动”、“心六伦”等社会运动,提供现代人具体可行的人生观念与修行方法。法师于1989年创建法鼓山文教禅修体系之外,又相继创办“中华佛学研究所”、“僧伽大学”、“法鼓佛教学院”,更积极筹建“法鼓大学”,为佛教教育开辟历史新页。

    圣严法师积极参与关系着人类未来的全球性会议。1997年圣严法师出席于意大利梵蒂冈举行的第十一届国际各宗教领袖和平会议,会后并面晤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是为汉传佛教初登国际宗教舞台,并为日后参与国际事务开启新机,而汉传佛教的智慧及禅师风范也再次引起世人注目。

    2009年2月3日圣严法师合报了,圣严法师的遗言:“不发讣闻,不筑墓、不建塔、不立碑、不竖像、勿捡坚固子”,将生命旅程的重要依据,完全打破,法师以此示现禅宗“无住”的精神,这也是他最后的说法,虽然他的色身不在而法身常存。, http://www.100md.com(陈芷涵)